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亲负米孝行人间----子路孝敬父母世代传颂

(2023-10-17 18:43:45)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行孝

子路孝亲

负米奉亲

分类: 教育史料
        为亲负米•孝行人间----
      子路孝敬父母世代传颂
        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一部儒家经典《孝经》润泽世间多少孝子心。历史上留下了很多关于孝行楷模的故事。元代郭居敬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精选编录二十四个故事编著《二十四孝》在民间流传最广泛。《二十四孝 》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 》,由于历代在传承印制过程中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 》,是我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传统通俗读物。
为亲负米孝行人间----子路孝敬父母世代传颂

        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清末出版的初等小学修身课本第七册第十九课课文题目《孝行》,所讲述子路孝亲负米的故事,解读该故事旨在教育民众当父母在世时,即使自己没有丰厚的供给,事事也要以父母为先,处处以父母为主,时时想着父母,及时行孝道才是真正的孝行的哲理。为亲负米孝行人间----子路孝敬父母世代传颂

        课文采用传统自右至左、自上而下阅读习惯石印印制。课文语言以文言文形式记述,较为浅显易懂。课文以一个整页结构配插图,插画共分上下两个部分,两幅插图以传统人物画技法,采用实写意画法,上半部分勾画出“子路负米”回到家中的故事。画图中,子路父母端坐在茅屋堂前,饥饿难忍,等待子路米食下锅的急切心情。下半部分刻画出“为亲负米”故事中子路坐在高屋大厦宽敞房间,座位上垒叠着锦褥,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却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画图中子路望着佳肴以及富丽堂皇的舍馆,流露出无尽的思亲念母情怀的动人场景。为亲负米孝行人间----子路孝敬父母世代传颂

       该篇课文内容为:子路曰:“昔者,由也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复得也。”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卒事尽思也!”为亲负米孝行人间----子路孝敬父母世代传颂

       课文讲述,春秋时的卞州人仲由,字子路,小时候家里非常穷,他侍奉父母却是极尽孝心,即使家徒四壁,也要竭尽所能让父母吃好穿好,而自己往往只随便吃些粗粮。有一次,家里没有粮食吃了,卞州的粮价却一路飞涨,家里仅剩的那些钱已无法维持下去。子路听说百里之外的某地粮价较低,便不分昼夜地亲自赶往那里买了米,扛着回 家。看着父母又能吃上香喷喷的米饭,他心里乐滋兹的。两位老人过世后,子路游学到南方,得到楚王的重用。每次外出随从的车子都有上百辆,座位上的垫子铺得特别厚,每次宴饮都是丰盛的佳肴,在当时声势极为煊赫。子路却一点也不高兴,面对着自己拥有的一切往往黯然神伤,叹息着对人说:“我现在虽然高贵了,可我的父母在哪里?虽然我还想吃粗粮,还想像当年一样肩扛米袋步行百里回家,可是这一切都没有机会了。”为亲负米孝行人间----子路孝敬父母世代传颂

        据《孔子家语•致思》记载: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去世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没后思念哪!”为亲负米孝行人间----子路孝敬父母世代传颂

        《周礼•地官•师氏》:“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孝行排在首位,孔子对西周的“孝”进行了继承发展改造和创新,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是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籍。行孝与守礼结合在一起。如果说孝道的精神本质是“敬”,那么如何表达出这种“敬”呢?这就是行为要符合礼,而孔子则直接将此看作是孝。《论语•为政》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无论父母生前或死后,都应按照礼的规定来行孝。“孝”与“悌”结合起来,《论语》中多次以孝悌连用,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其为人也孝悌,。。。未之有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为亲负米孝行人间----子路孝敬父母世代传颂

                  
        仲由“负米奉亲”的故事旨在教育少年儿童:侍奉双亲应当趁他们健在的时候,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足,都应当尽心尽力。如果想等条件好了再奉养他们,那时他们很可能已经不在人世,即使想再回到从前过苦日子奉养双亲的日子,也不可能了。世上什么都可以等,唯独孝敬不能等。孝敬父母一定要趁早,莫待子欲养而不亲待时,而后悔莫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