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中寻觅童真童趣
稿件来源:南都晨报*南阳网本报记者 王渊博 文/图
天真烂漫、纯真无邪……许许多多美好的词汇都属于儿童,童真也是我们每个人心底永远的软和暖。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的木雕花板构件中有多幅以孩童形象为主题的花板,今天我们以两件抽屉面板木雕花板中的孩童嬉戏图为例,领略孩童童真童趣、活泼顽皮的生活画面。
木雕花板
雕刻童真
抽屉是桌柜之上安装的储小件物品的可抽动匣子,有底无盖,可以自由推拉,民间俗称抽斗。皇粮国税博物馆馆长谢总喆介绍,这里馆藏的两幅抽屉面板木雕花板系老桌柜抽屉面板,整个画面采取左右对称结构。抽屉面板中间把手以立体突出孩童形象构思,超出面板三厘米,三个手指刚好可以把控好把手,用力均匀,推拉顺畅。把手两边分别以海棠花口变形纹饰开光,其内以深浅浮雕技法刻画出五个、七个孩童不同的趣玩游戏画面。
五个孩童抽屉面板木雕花板中,中间把手以圆雕和深浮雕技法,雕刻出一名孩童坐在花丛中用力按节奏打铙,孩童喜笑颜开,随着节奏手舞足蹈,再现了孩子童真世界里那份独有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情感。把手左边刻画出室内一孩童隔窗观望,若有所思,庭院内孩童正在端盆浇花浇树的场景,其步伐稳健,手持盆或浅桶奋力浇花草树木,活泼乐观,再现了雕刻艺术家对儿童生活观察的细腻和高度的表现力、概括力。把手右边刻画的是两个孩童在庭院里摔跤或蹴鞠场景。两个孩童身着便服,对面过招,两手一招一式皆有武者气势,其动作柔中带刚,刚柔相济,气度不凡,把中华传统武术表现得酣畅淋漓。又如二人在蹴鞠,两人中间地上刻画一彩球,或踢球、或运球奋力竞争,一决输赢。
谢总喆认为,画面既具有传统之美又具现代气息之风尚。匠人把孩童的天真顽皮活泼好动,几分稚气、几分朴真、几分忍俊不禁的可爱形象尽情表现,栩栩如生。
七个孩童抽屉面板木雕花板中,中间把手以圆雕和深浮雕技法,雕刻出一名孩童坐在花丛中或阅读书册,或研究棋艺,其津津有味观看的眼神若有所悟。匠人注重孩子情态的描绘,孩童一手持书籍,一手翻看书页,聚精会神,领悟文中妙趣。把手左边刻画出三个孩童形象,屋内一孩童倚窗前透窗观望,厅堂院中两个孩童在在配合杵臼捣谷米,捣杵者用力捣杵,其神情专注,放稻米者不时加注稻谷,一捣一杵,配合默契,表现出其乐融融的画面。把手右边勾勒出两个孩童并坐厅堂展卷观书,其旁边屋内一少年隔窗静观两少年读书场景,一幅耕读传家的传统吉祥场面描绘得淋漓尽致。画中儿童的姿态十分生动可爱,在无拘无束的读书、劳作中,给人以独特的印象和情趣,以一种纯朴天真的自然之美,娓娓讲述童年趣事。
美好童年
永刻心间
谢总喆认为,两幅抽屉面板所刻画设计的孩童动作本真,形象淳朴,画中的十二个孩子眼神表情各有特点,个个情态俱现,构思精妙,刻工灵动飘逸。人物塑造上力求写实,表现手法高妙超脱,充满着孩童率真和生活的妙趣,孩童朴素的服饰,专注的动作,趣味横生的表情,刻画出农家子弟那种朴实浑厚的性格特征。两幅作品线条简放,把人物塑得栩栩如生,具有鲜活逼真灵动的美感。儿童体态和面部表情真实生动,营造轻松愉悦、惟妙惟肖的真实美感。整个画面以实写意,以形写神,以情衬情,活化了孩童的内心喜乐和精神风貌,再现了民间艺人对儿童生活观察的细腻和高度的表现力概括力。
谢总喆说,儿童是家庭的希望与寄托,是国家的未来和栋梁。儿童有着天真烂漫、活泼乐观、稚气洒脱的自然品性,受到历代艺术家赞咏和描绘,在不同的艺术作品中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艺术形象。如传统名画《百子图》刻画百个不同孩童形象,寓意多福多寿,多子多孙,子孙昌盛,万代延续。
谢总喆介绍,童趣图是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佳作,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还广泛应用在剪纸、绘画、蜡染等艺术作品中,把孩童天真烂漫,趣事童年刻印在每个人的童年记忆中。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