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仙鹤叼蛇”木雕花板赏析---福瑞吉祥·长寿健康

(2022-11-11 21:30:21)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科举文献

木雕花板

仙鹤叼蛇

祥瑞

分类: 南阳民俗
清代“仙鹤叼蛇”木雕花板赏析
        ----福瑞吉祥·长寿健康
       古代,凡是出现对人类社会有益的自然现象,如七色彩云,五星同出,禾生双穗,地生甘泉,奇禽异兽出现等等,被儒家认为是表达天意的吉祥征兆,民间要庆祝赞颂。“仙鹤叼蛇”这种动物生态系统中食链关系,也被演绎成祥瑞之气,而且以各种艺术作品尽情表达,木雕花板就是其中的一种。清代“仙鹤叼蛇”木雕花板赏析---福瑞吉祥·长寿健康

      皇粮国税博物馆在征集地方区域社会生活实用器物时,自民间征得一批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各种木雕花板构件,其中就幅清代木雕以“仙鹤叼蛇 ”为内容的花板构件。改木雕花板构件属于古代世家大族中年长老人使用家具器物之上构件。寄托着民众追求福瑞吉祥,长寿健康等等美好寓意。
       该幅清代“仙鹤叼蛇 ”木雕花板意法构思精巧,图面喜庆饱满,意趣厚重悠远。画面通体以长方形构图,内框以“亞子文”开光,沉稳大气,庄重肃穆。图案施以朱红色漆饰,“亞子文”开光外框及主题图案“仙鹤叼蛇 ”,施以金漆罩面,红黄色彩搭配,彰显出热烈喜庆之气。整体画面布局疏密有致,重点突出,结构和谐,画面以实写意,鹤蛇传神,栩栩如生,反映出民众追求幸福安康,吉祥长寿的美好生活愿望。清代“仙鹤叼蛇”木雕花板赏析---福瑞吉祥·长寿健康

       自然界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为维持其本身的生命活动,必须摄取其他生物为食物,通过食物链的方式流动和转换,才能维系自然界生物物种平衡。仙鹤叼蛇这种现象,是因为在生物链中鹤在蛇的上端,是蛇的天敌。古人认为仙鹤叼蛇是一种瑞气之象。仙鹤献瑞,被视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等和谐幸福喜悦气象。
      在传统文化中,仙鹤被寓意延年益寿、吉祥、忠贞、长寿等美好寓意。仙鹤在古代是“一鸟之下,万鸟之上”,仅次于凤凰的“一品鸟”,明清一品官吏的官服织绣的图案就是“仙鹤”。同时鹤因为有仙风道骨之气,为羽族之长,自古被称为“一品鸟”,寓意官居一品。一品官员是古代最高官阶的名称,皇帝以下文武百官共分九级,一品最高。仙鹤也是鸟类中最高贵的一种鸟,代表长寿、富贵。传说它享有几千年的寿命。 仙鹤独立,翘首远望,姿态优美,色彩不艳不娇,高雅大方。传统文化认为,仙鹤是仙人的坐骑,是拥有灵力的仙鸟,人们寿诞时也总是会以“鹤寿”、“鹤龄”等作为祝寿之词。还会将仙鹤与其他事物相结合,赋予仙鹤与众不同的寓意。 仙鹤与鹿巧妙结合则寓意着“鹤鹿同春”(六合同春),鹤为仙禽,鹿为瑞兽,寓意万物滋润,四海升平的美好生活。仙鹤松柏结合,则寓意高风亮节、延年益寿。 清代“仙鹤叼蛇”木雕花板赏析---福瑞吉祥·长寿健康

       蛇在十二生肖中排行之六,民间叫“长虫”,取“长久”之寓意,民间还把蛇雅称为“小龙”,以示尊崇。在传统文化中,蛇能活五百多年,古代神话中的女娲也是人首蛇身之状,使蛇赋予了灵气。民俗活动中,二月二蛇结束冬眠、出洞活动的日子称为“龙抬头”,蛇冬眠的现象,民众认为是休养生息,象征万寿无疆、长命百岁、身体健康。蛇蜕下来的皮称为“龙衣”。民众把蛇比作龙,所以蛇也代表权势和地位,寓意平步青云、官运亨通。蛇姿态既有男性的阳刚,也有女性的柔美,集合了男性和女性的双重特征,加上蛇的繁殖能力很强,所以蛇寓意阴阳互济、生生不息、子孙万代。
      仙鹤,其实就是传说中的丹顶鹤。该幅木雕花板图案中,所刻画的仙鹤性情高雅,形态美丽。民间雕刻家将其设计为涉水之中的仙鹤嘴里叼着一条小蛇,小蛇向上,蛇身自然呈现曲线姿势,蛇被仙鹤叼着,并没有显现出恐惧之状态。而仙鹤叼着小蛇,也没有急着马上吞下的感觉,其长而有力的喙被艺术家凸显出来,仙鹤的眼神和颜悦色,没有暴躁之气。仙鹤羽色朴素纯洁,紧紧缩成一团,以突出用力姿势,其体态飘逸雅致,脚趾间所蹚出水波纹,动静之间把仙鹤叼蛇的状态表现的活灵活现。清代“仙鹤叼蛇”木雕花板赏析---福瑞吉祥·长寿健康

      该幅“仙鹤叼蛇”木雕花板构件,将民间传说中“仙鹤”的高雅、翩翩君子之风设计刻画的生动详实;将机灵智慧的蛇刻画的温顺活泼可爱,整个画面充满和谐灵动飘逸之气,把民众所祈盼的美好寓意在一幅具象的画面中尽情播散宣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