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获得性遗传理论真的被中心法则推翻了吗?

(2024-02-26 09:18:08)

获得性遗传理论真的被中心法则推翻了吗?

 

  我在去年的一篇博文中指出,“获得性遗传理论”是拉马克在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起源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它原来的意思是“生物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型的杂交或长期生活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能发生变异,如果促使这种变异的因素继续存在,则这种变异就能逐代的遗传下去并积累,最终形成了一种新的类型。”这一理论,就被后人称之为“获得性遗传理论”,成了“拉马克生物进化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拉马克的生物进化学说”一问世,立即就被以居维叶为首的《神创论》者指责为亵渎上帝的言论。因为《神创论》者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而拉马克居然认为,家养生物是由其他生物进化而来的,这分明是对上帝的亵渎,必须彻底批判。在教会势力和法国当局的双重压力下,“获得性遗传理论”终于和“拉马克的生物进化学说”一起,被《神创论》者推翻了。

  五十年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在达尔文的竭力推崇下,“获得性遗传理论”终于又在英国面世。但是,好景不长,在达尔文去世以后的第二年,“获得性遗传理论”又被魏斯曼用“老鼠断尾实验”推翻了。

  在而后的一百多年间,魏斯曼及其后继者们,一直以“新达尔文主义者”的名义,控制了全世界生物学界主要阵地,他们通过教科书等官方舆论,肆意地攻击和诽谤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理论。在此期间,他们先是造谣说“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理论被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推翻了”,继而他们又造谣说“拉马克学说经不起孟德尔的古典遗传学的推敲”。当这些谎言被一一揭穿以后,他们最近又在网上散布:“获得性遗传理论最终被中心法则彻底推翻了”。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中心法则”究竟有没有推翻“获得性遗传理论”。大家知道,中心法则是弗朗西斯·克里克于1970年公布的一个重要法则,它的主要内容是:DNA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控制中心,DNA有以下两个基本功能,(1),是它能够自我复制。(2),它还能凭借酶、RNA以及蛋白质等媒介使遗传信息表达为生物的具体性状。由于当年对DNA的“自我复制”还没有搞得清楚,所以,弗朗西斯·克里克在解释中心法则时,只讲了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他还特别强调,“遗传信息的传递,只能按DNA—RNA—蛋白质方向进行,绝不可能逆转”,而对“DNA的自我复制”只字未提,这就造成了部分生物学者,误以为遗传信息的表达就是中心法则的全部内容。新达尔文主义者更是拽住了“遗传信息只能按DNA—RNA—蛋白质方向传递,绝不可能逆转”这句话大做文章,说是“获得性遗传理论”最终被“中心法则”彻底推翻了。

  另一部分科学家认为,弗朗西斯·克里克的这种解释并不完整。因为,他们以为,既然他在中心法则中讲到了“DNA能够自我复制”,他就应该把DNA的自我复制的机理解释清楚。即使在当时无法讲得清楚,他也应该鼓励后人把这个问题进一步搞清,而不应该把DNA的表达说成是中心法则的全部内容。

  这部分科学家决心研究“DNA自我复制”的机理。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发现,DNA的自我复制的过程非常复杂,特别是在体细胞分化成生殖细胞时,它需要经过解旋、复制并通过两次分裂(其中有一次是减数分裂),最终形成了只有体细胞中DNA数目一半的生殖细胞。在受精过程中,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为合子,细胞中的DNA数目又回复到体细胞中原来的数目,它们才能通过自我复制成为其他的体细胞,从而发育成为新的个体。

  这些科学家在研究体细胞分化成生殖细胞时,发现生殖细胞中的DNA是严格按照亲本体细胞中的DNA复制的,所以,生殖细胞就遗传了亲本体细胞中的全部遗传信息,当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合子并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时,这些新个体也就遗传了双亲传递下来的全部遗传信息,从而表达出双亲的全部遗传性状,这就是子代和亲代相似的根本原因。

  这些科学家在研究时还发现,在DNA自我复制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引起DNA分子中碱基顺序的变化,形成了新的基因,这就是所谓“基因突变”,这种基因突变所形成新的基因,大多数对生物的影响不大,但也有少数对生物有利,这就是“优良基因”的来源。这就证明了“基因突变”和“优良基因”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而确实是由环境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由“优良基因”表达出来的“后天获得性”,也确实能随着遗传信息逐代地遗传下去。

  由此可见,中心法则不仅没有推翻“获得性遗传理论”,反而在其完善的过程中,从分子学角度确证了“获得性遗传理论”是完全正确的。

  这部分科学家的重要科研成果,不仅为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后天获得性能否遗传的问题”作出了合理的解释,而且还对现代的分子育种工作打下了基础,完全称得上是生物进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然而,像这样重要的科研成果,至今还没有得到中、外新达尔文主义者的认可。他们依然用“后天获得的性状”不能影响DNA的编码等陈词滥调来胡弄大家。

  不过,我坚信,像这种不正常的局面,不会维持得多久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