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啃哥评点:也谈齐鲁银行挂牌新三板以及“定增大鳄”昌瑞投资破产

(2015-04-23 10:19:00)
标签:

股票

财经

军事

旅游

分类: 新三板系列分析文章

也谈齐鲁银行挂牌新三板以及“定增大鳄”昌瑞投资破产

 

一、齐鲁银行挂牌

 

新闻来源:证券日报,作者::左永刚

 

根据417日《证券日报》新闻,齐鲁银行挂牌新三板的申请已经获银监会前置审批通过。417日,证监会公布了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开转让说明书(申报稿)、定向发行说明书(申报稿),这标志着齐鲁银行新三板挂牌进入了实质审批阶段。截至2014年年末,齐鲁银行总资产达到1228.81亿元,去年实现净利润10.95亿元,稳步跻身资产过千亿元城商行序列

 

截至2014年年末,国内城商行仅有盛京银行在我国香港上市,其他十多家银行依然在AIPO排队中。近期,郑州银行、河北银行两家城商行已启动H股上市。

 

截至49日,杭州银行、江苏吴江农村商业银行、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贵阳银行、成都银行、无锡农村商业银行仍在主板IPO排队中,拟在中小板IPO的银行包括江苏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江苏江阴农村商业银行。

 

截至2014年年末,齐鲁银行总资产达到1228.81亿元,去年实现净利润10.95亿元,稳步跻身资产过千亿元城商行序列。2012年、2013年、2014年齐鲁银行每股收益分别为0.36元、0.42元、0.46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2.25元、2.53元、3.05元,均保持良好的上升趋势。根据公开转让说明书,齐鲁银行本次定向发行股票价格为每股3.18元,以2014年年末的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计算,市净率和市盈率分别为1.04倍、6.91倍,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和增长潜力。

 

啃哥评点:针对这个事件,啃哥认为对于新三板绝对是利好。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巨型企业已开始关注新三板并力争在新三板挂牌。

像齐鲁银行这样资产规模超过1200亿,利润超过10亿元的巨型企业如果可以在新三板上市,其象征意义就已经十分巨大。整体提升了新三板的一个层次,不再是仅仅拥有中小微民营企业了,而是各路英雄尽显身手的地方。

2)监管机构从行动上已表示认可,开始放行,态度非常明朗。

3)新三板有如此大型企业挂牌,未来融资定向增发量一定不会小,不用太担心未来各路基金参与定向增发市场本身太小无法容纳的问题。可能反过来还要担心市场上资金不够参与定向增发的问题。

4)如果新三板给这样IPO量级企业一个和A股相比较低的估值,那么,将逼迫企业转板,或者促进新三板估值进一步提升,达到A股水平。

5)未来会吸引更多的巨型企业加入新三板,意味着一部分实在无法在A股排队上市,或者排队过久的企业,将有动力转道新三板挂牌。更意味着新三板与A股抢夺挂牌企业也许在未来某个时点需要展开了,也许还需要很久,也许很快。市场瞬息万变。

 

 

总结:齐鲁银行走入新三板,绝对是新三板的利好。

 

 

二、“定增大鳄”昌瑞投资破产

 

新闻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谷枫

 

新闻原文摘录如下:

 

2015年的新三板定增市场火了,定增融资规模一再突破历史纪录,各路资金蜂拥进入新三板定增市场。

 

然而,进入新三板定增都能赚到钱吗?近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早期参与新三板多家挂牌公司定增的上海昌瑞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昌瑞投资”)破产了,其名下4家新三板公司的股权在323日被法院拍卖。

 

关注早期新三板市场的人,对于上海昌瑞投资有限公司一定不会陌生。用前述私募人士的话来讲,“昌瑞投资是新三板定增的大鳄。”

 

昌瑞投资陆续参与了中海阳、现代农装、中科联众、联飞翔、新锐英诚等数家新三板企业的定增。其持股最多的公司是目前做市交易方式下最活跃的公司中海阳。

 

根据中海阳2014年年报显示,昌瑞投资以及其子公司昌瑞钢铁依旧位列其前十大股东的第五位和第十位,合计持股5.58%

 

昌瑞投资第一次参与中海阳的定增是2010年中旬,在那个极少有机构关注新三板的时代,昌瑞投资以每股9元的价格认购了300万股(占比5%),共计出资2700万元。

 

其后昌瑞投资在2011年参与了中海阳挂牌之后的第二次以及第三次定增,分别认购了15万股和5.8万股,而第二轮定增的价格已经涨到了21.20/股。

 

上述私募人士告诉记者,正是融资参与中海阳20/股的这次定增埋下了让公司日后破产的种子。因为彼时新三板几乎不存在流动性,昌瑞投资所持的股份一直无法变现,使得昌瑞投资出现了流动性危机最终破产。

 

据记者了解,昌瑞投资最终被法院评估进行拍卖的股份涉及四家公司,分别是中海阳、中科联众、新锐英诚和指南针,昌瑞投资分别持有这些公司1192万股、95.2万股、510万股以及78万股,而评级机构评估这些股权一共值8137万元,最终该资产包被一家私募以8100万的价格拍走。

 

一位沪上地区的券商人士感慨道:“这个评估价相比市价基本上都是五六折了。

 

啃哥评点:上述新闻推出好,市场哗然,认为新三板风险高,认为不宜盲目入市,市场需冷静等等一系列论调涌现而出。

 

啃哥认为,任何事情都需要详细分析,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双眼。整个过程中,定增大鳄最大的问题,不是错投了那个项目,而是使用的资金有问题。核心问题是:定增大鳄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流动性。投资的是流动性尚未改观新三板定增,但是使用的资金是付息的融资,而不像基金管理公司这种使用封闭期2年往上的资金,因此,它不出问题才怪呢。一个明显的资产负债管理非常不到位的公司。

 

因此,如果以偏盖全显然不合适。通过这个事件,啃哥总结出以下三点:

 

1、  定增大鳄的失败,在于没有充分估计新三板流动性改善的时间。用负债融资来作为股权投资资金。而对于基金专户产品,是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所有的基金专户产品封闭期都在2年以上,并且都是出资人的出资,完全不会出现短时间内兑付的风险。因此不用因为这个事件而担心基金专户资金。是完全不同的资金来源。

 

2、  另外一个很蹊跷的问题,啃哥一直在想。为什么定增大鳄不把它的新三板股权投资提前打折卖掉还债,而要破产了才被别人拍卖拿走呢?一个根本原因啃哥觉得就是定增大鳄估计是遇到了紧急现金流事件,还没来得及处理手头的这些定增股份,就“死在沙滩上”,实在可惜。要知道,其实它手里面的定增项目都不错,那么,去外边询询价,总有合适的机构愿意买的。要知道,现在,想拿到好的企业的定向增发股票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因此,与其说定增大鳄的倒闭是因为新三板交易不活跃,不如过是由于它没有管理好自己的现金流,没有做到未雨绸缪。

 

3、  最终,通过法院拍卖,那些新三板投资,被一家私募机构以非常低的价格接盘,因该是赚到了。那么,如果倒闭前企业自己做好询价工作,是不是可以卖个更好的价格呢?或者到底这最后的8100万,能不能涵盖所有之前的负债,都还不知道。

 

4、  从更深层的角度考虑,这样的企业倒闭未必是坏事,因为表面上看来,企业的倒闭确实与新三板流动性未改善存在密切联系。因此,管理机构会有一定的压力改善流动性。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总结:其实,再说的明确些,定增大鳄的倒闭最核心原因是源于自身现金流管理问题;其次才是新三板流动性问题。如果全部归咎于新三板问题,似乎过于牵强。


2015年4月20日

啃哥张驰于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