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哥评点:人民日报“聚焦新三板做市业务满月活力增加”—中央力挺新三板
(2014-10-13 14:26:18)
标签:
股票财经房产旅游时评 |
分类: 新三板系列分析文章 |
点击上方蓝色“啃哥张驰”,关注公共微信号
啃哥评点:人民日报“聚焦新三板做市业务满月活力增加”—中央力挺新三板
(黑色文字来源于:2014年09月30日
03:18
以下蓝色文字为啃哥张驰个人观点。不随波逐流,只扪心自问。
啃哥早就想分析这篇文章了,但是一直忙于各种事务,今天,终于可以好好啃一啃了。这篇文章,是人民日报的一篇专门关于新三板的的专题文章。能在人民日报上用大篇幅专题文章,又是9月30日国庆前最后一天的重要时点,可见人民日报对于新三板的重视程度,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领导人对于新三板的重视程度。
因为,人民日报是党的喉舌。据说好的投资人,都是经常阅读人民日报的,以便于随时把握最新的政策动向和政策趋势。那么,这一篇人民日报的文章,其内容之外的象征意义也许就更巨大了。因为,领导人在密切关注着新三板,那么,试问,新三板能办的不好吗?
至9月25日,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做市业务实施已满一个月。作为我国境内股票市场的一项全新尝试,做市业务给市场带来了哪些变化?如何防范可能出现的过度炒作?新三板对交易制度的探索还有何打算?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有关负责人。
啃哥评点:确实,是8月25日推出做市商制度的。至9月25日整整一个月。这一段告诉读者本文是一篇记者的采访。也就是说内容不是杜撰的,都是最真实的,开宗明义。
1、市场成交频率显著增加
来自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做市业务实施以来,市场整体运行平稳,截至9月24日,成交股数和成交金额分别为0.29亿股、2.18亿元。一个月来,市场的委托申报、交易撮合、清算交收、行情接收揭示等各项业务功能正常,验证了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做市业务运行的稳定性。
啃哥评点:成交股数2900万股,成交金额2.18亿股,啃哥除了一下,均价7.5元/股。价格适中。那么,这2900万股,2.18亿股,是个什么规模呢?任何数字,单独看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经过比较才有意义。以今日10月1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交额是1992亿元,成交量是225亿股!!看看吧,这仅仅是上海证券交易所,还不包括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小板和创业板那呢!!新三板的交易额是不是太小了。
从一个方面看,金额是比较小。但是,正是因为小,所以才有潜力,有发展,有机会,啃哥认为,看问题需要从不完善中看到机会,从缺憾中看到美丽。因此,啃哥反而对新三板更加充满信心了,未来的交易量增长空间实在太大了!!
做市业务实施一个月以来,49只做市股票全部有成交记录,均形成了连续的价格曲线。做市业务实施后,市场整体涨跌幅趋于平缓。做市上线首日即8月25日,多只做市股票涨幅超过50%,价格波动较大;目前,做市股票每日涨跌幅基本在10%以内。
啃哥评点:确实,一个月以来,49家做市成交股票都有成交,因此形成了价格曲线。也没有出现大额的波动,比较平稳。做市商制度的平稳推出,正是监管机构希望看到的,也实现了。这是好事情。
由于新三板流动性的相对不足,市场对于做市业务在这方面的作用寄予厚望。8月25日做市首日,在各方高度关注下,做市公司成交活跃,成交金额占全部新三板成交金额近一半。然而,此后几日这一比例逐渐下降。有市场人士据此认为,新三板做市业务实际交易热度没有达到此前预期。
啃哥评点:这一点,很明显新三板的回答者承认了目前新三板的问题,“流动性相对不足”,这是很好的态度,敢于直面自己的问题,啃哥表示非常赞扬。正是为了解决这样“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才推出了做市商制度,但是推出后没有非常火爆,因此怀疑论者就跳出来,说这不行那不行的,但是,真的不行吗?啃哥其实在之前的很多文章中都分析过,怀疑论者总是抓住一个概念然后无限放大,然后在报纸上标题党。其实大多数都是无中生有,数据才能说明问题,深入思考才能不致于人云亦云。这不,下面一段,回答者的思路居然和啃哥保持了一致,用数据说话,不人云亦云。
对此,全国股转系统有关负责人介绍,做市业务推动改善市场流动性。市场成交频率显著增加,日均成交笔数达578笔,而今年做市业务实施前的日均成交笔数仅为约40笔。做市业务实施以来的一月,做市股票成交11552笔,占今年以来总成交笔数的52.93%。投资者参与市场的意愿也得到增强。做市业务实施以来,新开通全国股转系统交易权限的合格投资者共计1663户,其中机构投资者236户,自然人投资者1427户。合格投资者成交金额持续净买入,成为投资者主要参与主体。
啃哥评点:正如用新三板的交易量与上交所比较一样,活跃度也需要有对比者才能看出是否活跃还是不活跃。回答者的思路和啃哥一样,是用数据说话。做市制度推出后,“市场成交频率显著增加,日均成交笔数达578笔,而今年做市业务实施前的日均成交笔数仅为约40笔。”“。做市业务实施以来的一月,做市股票成交11552笔,占今年以来总成交笔数的52.93%。”。
看看,1)做市商只有一个月时间,日均成交从原来的日均只有40笔,到了日均达到578笔!!14倍!2)做事股票一个月成交11552笔,占到了1-9月9个月总成交笔数的52.93%!!3)“新开通全国股转系统交易权限的合格投资者共计1663户,合格投资者成交金额持续净买入,成为投资者主要参与主体。”。
啃哥决定把上面三点背下来,如果从今天起如果再有人毫无依据,仅仅凭借自己的直觉和感觉说什么“新三板交易不活跃”“做市商是个摆设”“有啥用呢”的废话,啃哥就把上面的三点背出来,让提问者自己去琢磨去!!
啃哥有时候在想,为什么市场上那么多人(包括一些专业机构)都在说新三板交易不活跃,做市商没用呢?核心原因是大多说人都是道听途书,以讹传讹,而没有真正分析,认真思考。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习惯,啃哥觉得。所以啃哥必须大声喊出来!而且希望有更多的像啃哥这样大声喊出的人出现!
这位负责人强调,市场流动性的改善,和多种因素相关,除交易制度以外,还包括挂牌公司股份的分散程度、市场可流通股份的总量、投资者结构、投资者的交投意愿等。就目前而言,做市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对市场流动性改善的程度仍需要参与各方的共同推动,其效应也还需要实践的持续检验。从长远看,对做市业务改善市场运行质量有信心。
啃哥评点:这句话啃哥在之前的文章分析过,是之前的新三板答记者问中的原话。显然这个回答的负责人在重复之前自己说过的话,显然是老生常谈,苦口婆心。因为好像好的东西自己说自己好都没人信似的,新三板就是这样。但是啃哥认真的说新三板确实是个好东西。
负责人说的很对,市场流动性是和很多因素有关的,交易制度,即做市商制度只是一个因素。还有“1)股份的分散程度、2)市场可流通股份的总量、3)投资者结构、4)投资者的交投意挂牌公司”。其实在说,做市商已经增加了一部分的交易量了,交易量(即活跃度)的进一步提升,还取决于上面的另外的4个因素。不能将改善交易活跃度完全寄托于做市商制度的。同时,风物长宜放眼量,何必急于一时,时间是最好的检验者。
啃哥决定把上面的这段话也背下来。以后如果有人再说新三板不活跃,做市商制度没用的问题。啃哥就先用新三板提升了交易量的数字将其驳倒,然后话锋一转,谦虚一下,也承认目前交易量与主板确实是没法比的,但是不能指望一个做市商制度解决所有问题,还有1)2)3)4)因素的影响,以及时间的影响,但是,我们有信心,时间说明一切。
如果能像上面那样回答这个被人们问烂了的问题的话,谁还敢说回答者不专业,又有谁还敢继续坚持自己道听途说的观点呢?啃哥认真的觉得,提出问题者应该会改变对新三板的认识的。
2、防止被操纵或被过度炒作
做市业务实施以来,部分挂牌公司股价曾出现大幅波动。如何防范做市公司股票的过度炒作?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负责人表示,新三板从交易制度、市场监察和自律监管等方面进行了相应制度和机制安排,尽量防止做市股票被操纵或被过度炒作的现象发生。
啃哥评点:做市商制度从上线之前答记者问时,这个问题答问者就曾经认真回答过。啃哥在之前的文章也逐句分析过。这里,回答者再重复了一遍,语句基本都没有变化。
也许真因为,很多问题,从新三板管理者答记者问回答,和从人民日报记者采访回答,效果是不同的。显然人民日报分量又重了很多。新三板也深知其中利害关系,因此宁愿重复重复。直到读者相信,记住。真实苦口婆心啊!
新三板的监管,从三个方面展开,即:1)交易制度;2)市场监察;3)自律监管等。
据介绍,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实行传统竞争性做市商制度,要求采用做市转让方式的股票,至少有两家以上做市商为其做市,通过做市商之间的市场竞争,尽可能增强市场活力,促进市场价格发现。做市商的报价均为确定性报价,且做市商在任一时点只能有一组买卖报价,做市商新的报价提交后,前次报价自动撤销,杜绝了做市商利用多组报价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可能。
啃哥评点:这一段在介绍做市商制度中的交易制度。强制的两家做市商增加了交易的活跃度。而确定性报价,并且任一时点只能有一个报价,可以避免做市商的恶意报价。并且新的报价提交后,前次自动失效,可见考虑的已很周全。
在成交价格的确定原则上,规定成交价格均以做市商的报价为准,尽可能增加普通投资者价格改善机会,保护普通投资者利益。
此外,新三板还要求做市商通过专用证券账户和专用交易单元开展做市业务,以便有效对做市商库存股、交易申报行为及时进行监控。明确要求做市商报价为买卖双向报价,报价价差不得超过5%,同时对做市商报价更新义务、报价时长等提出量化指标要求。
啃哥评点:在交易制度中,又规定了成交价格以做市商报价为准,以确立做市商在该市场中的地位。并且明确了是使用证券专户进行交易,同时有5%的报价差要求。也就是做市商最高收益,即买卖价差只有5%,确实不高,避免了暴利产生。
交易制度的设立,参考了很多A股的成熟经验,已经规范的很细致了。同时交易制度是前端控制风险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而后面的市场监察和自律管理,其实是锦上添花的东西。显然新三板管理者深谙此道,设立了严格的交易制度,基本杜绝了炒作。从新三板的运行来看,也确实是如此,啃哥表示赞扬!!
市场监察方面,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明确,做市商报价或股票成交价格变动幅度较大的,相关做市商应当及时向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报告;明确股票短期内大幅上涨(连续3个转让日累计涨幅超过50%)的,构成异常波动,相关挂牌公司应当发布异常波动公告。
这位负责人说,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将不断强化市场监察。一方面,建立功能完善的实时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做市商报价及其库存变动情况。另一方面,配备专门人员,对做市商报价成交数据进行定期核查,通过数据对比、挖掘及时发现做市商操纵市场、内幕交易、串通报价等涉嫌违法违规线索,并对违法违规行为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啃哥评点:如果是交易制度是“事中”控制,那么市场监察是“事后”控制,即问题已经发生了之后,及时发现并处理。现在已经是“大数据”时代了,当然离不开系统实时监控。显然新三板管理者也已经这样做了,并且做得很充分。
3、做市公司行列待“扩容”
根据相关规则,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并行实施协议、做市和竞价三种转让方式,挂牌公司只要符合相应条件,就可以在三种转让方式中任选其一作为其股票的转让方式。目前,已经实施协议和做市两种转让方式。然而,相对于已过千家的总挂牌公司而言,参与做市的公司只有数十家,只占极小部分。
啃哥评点:本段说明,目前三种转让方式,已实现了二种,还有最后一种“竞价”转让方式没有推出。很简单,因为不可能一口吃个大胖子,任何政策的推出只能一步步来。只有做市制度稳定了,那么,最后,也是最难得“竞价”交易方式才有可能推出。不过啃哥认为不会太遥远,因为新三板党中央,高层在密切关注,因此“竞价”制度估计在今年年末或者明年年初应该也会推出的。
同时,本段也强调了目前做市交易模式,在一千余家新三板公司中占比极低。也就是在告诉那些心急的人们,做市商模式的企业太少了,等到什么时候做市商模式的企业达到一定比例,比较普遍了,才会考虑推出“竞价”交易,别那么心急,天天催,天天问。
全国股转系统有关负责人说,8月25日,首批参与做市的挂牌公司股票有43只。9月1日起,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恢复协议变更为做市转让方式、做市商加入做市等各项业务的常态化办理。截至目前,共有82家挂牌公司已召开股东大会通过了采取做市转让方式的决议,这些公司将陆续加入做市行列。
啃哥评点:这也是之前新三板答记者问的原话。确实还有82家作为第二梯队,准备加入做市行业。啃哥认为,随着做市业务的兴起,陆续将会有至少一半的新三板公司愿意采用该模式的。而到了那个时候,券商的工作将忙的四脚朝天。不会太远,就在12月底前,一定会达到一半以上的。
据介绍,股票拟采取做市转让方式的,申请挂牌公司至少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首先,股票拟采取做市转让方式的挂牌公司,至少应找到两家愿意为其股票做市的做市商。其次,在初步确定做市商后,挂牌公司应与做市商协商,就初始库存股票的获取方式、转让或发行价格与数量等达成一致并实际完成转让或发行。最后,挂牌公司应履行股东大会等决策程序,向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提交相关申请材料。
啃哥评点:这一段是在此处普及一下新三板申请做市交易的流程:1)到两家愿意为其股票做市的做市商;2)就初始库存股票的获取方式、转让或发行价格与数量与做市商取得一致;3)履行股东大会等决策程序,提交申请。啃哥认为,其实很容易。那么,既然这个做市商模式是政府推行鼓励的,有什么理由不去呢?如果啃哥是新三板挂牌公司,一定第一个申请做市商交易。明摆着很明显的,新三板管理者对该模式寄予厚望,那么也就是中央领导对该模式寄予了厚望,没有干不成的道理的。快去申请做市转让资格吧!!
对于尚未实施的竞价转让方式,这位负责人表示,竞价转让方式的实施需要一定的市场积累和技术准备。
啃哥评点:最后又强调,竞价转让时“大招”,是最终的一步,不到最后不会出的。不用那么心急,把做市商制度做好了比什么都重要。
啃哥总结:此次人民日报,用长文,在国庆假期最后一天,在新三板做市商制度执行满一个月的时点,回答了新三板的三个主题,即“市场成交频率显著增加”;“防止被操纵或被过度炒作”;“做市公司行列待扩容”;其实也是在回答市场关于新三板的三个没有根据的瞎质疑,即“新三板交易不活跃”“新三板容易被炒作”“做市企业太少”的问题。回答的有利有礼有节,啃哥深表赞扬!!
为什么在人民日报上刊发,很显然中央希望为新三板澄清一些事实了。啃哥认为可以理解为中央力挺新三板。这是一个很强烈的信号,这意味着,中央都开始着急了,嫌新三板发展的太慢了。那么,既然有这么强的信号,后面的新三板只会是更加蓬勃发展。啃哥认为这是完全不用怀疑的,这是中央的信号,非常重要的信号。
同时啃哥在想,任何新事物的推出,其实基本都会经过了一个:不被接受,质疑,慢慢接受,全部接受,赞扬的这个过程。就如同当年的淘宝,京东类似。感觉现在的新三板,处于“质疑”和“慢慢接受”的关口。而也就是在这个风口,哪个企业抓住了政策鼓励的当口,快点上去,就抓住了机会。而当处于“全部接受”的时期,估计又会开始排大队了!!中国的事情,永远是少数人在干着最精彩的事情,多数人在指责和怀疑。而最后多数人再想挤进来,而少数人已盘满钵满了。这个过程正在新三板中充分演绎和印证着。
所以,不要犹豫,大力快上新三板,是啃哥想大声喊出的。
啃哥认为:这个社会也许就是批评太少,恭维太多,才导致很多时候很多问题流于表面,没有深入,没有分析,没有检验,没有规划。所有的人都在歌功颂德。而我更愿意啃一啃,啃出味道,啃出精彩来。
2014年10月12日
开始于21点30分,完成于23点,啃哥张驰于北京记
以辛弃疾师兄的一首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结束此文,送给读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新三板系列分析文章目录索引:
1、[8.30日]:新三板系列分析文章之一:啃哥评点: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就做市业务相关准备情况答记者问
2、[8.31日]:新三板系列分析文章之二:啃哥评点: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申请,材料“接收即披露。
3、[9.2日]:新三板系列分析文章之三:啃哥评点:新三板公司,关于全国股转系统申请挂牌有关问题的温馨提示
4、[9.3日]:新三板系列分析文章之四:啃哥评点: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就近期热点问题答记者问 (问答1)
5、[9.7日]:新三板系列分析文章之五:啃哥评点: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就近期热点问题答记者问 (问答2)
6、[9.7日]:新三板系列分析文章之六:啃哥评点: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就近期热点问题答记者问 (问答3-5)
7、[9.8日]:新三板系列分析文章之七:啃哥评点: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就近期热点问题答记者问 (问答6-9)
8、[9.11日]:新三板系列分析文章之八:啃哥评点:截止9月11日新三板挂牌公司分省份数量及GDP对比分析
9、[9.21日]:新三板系列分析文章之九:啃哥评点:【微访谈】全国股转系统有关负责人就做市业务与网友交流
10、[9.29日]:新三板系列分析文章之十:啃哥评点:新三板融资银行产品分析
11、[10.3日]:新三板系列分析文章之十一:啃哥评点:新三板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分析
12、[10.7日]:新三板系列分析文章之十二:啃哥评点:中国证监会发布非上市公众公司发行优先股相关信息披露文件
13、[10.10日]:新三板系列分析文章之十三:啃哥评点:新三板转板制度推出与互联网企业的机会,并论七天报了上百家
14、[10.12日]:新三板系列分析文章之十四:啃哥评点:人民日报聚焦新三板做市业务满月活力增加
欢迎关注个人博客:“啃哥张驰”,http://blog.sina.com.cn/u/2447658795
欢迎关注个人微博:“啃哥张驰”,http://weibo.com/kengezhang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