潺潺秋水秋无际,柳岸丝丝凉意。登临送目,天高云淡,鲲鹏振翼。折桂蟾宫,马蹄声里,莘莘学子。把诗书看遍,立德敬业,子安阁,希文记。
休说流光易逝,众儿孙,中秋归未?求学问道,考公上岸,一身正气。赠梦同行,奋争休卷,理应如此!铁肩担伟业,清风两袖,复兴当即!(杨沛郁·水龙吟·赠孙辈准大学生)
——————————
杨沛郁这首《水龙吟·赠孙辈准大学生》在原版本基础上调整了个别词句(即将“柳岸清风凉意”改为“柳岸丝丝凉意”,“羲之序”改为“希文记”),意境更细腻,寄寓更贴合对学子的期许。以下逐句解析:
上阕:以秋景起兴,写学子新程与求学初心
1.潺潺秋水秋无际,柳岸丝丝凉意。
开篇绘秋日清景:秋水潺潺流淌,秋意漫无边际;柳岸边,微风带着“丝丝凉意”,比“清风凉意”更显细腻。既点明时节(秋季恰是开学时),又以清爽秋景暗喻学子心境的澄澈,为下文“登临送目”的开阔感铺垫。
2.登临送目,天高云淡,鲲鹏振翼。
“登临送目”化用古典诗词中登高远眺的意象,写登高所见:天空高远,云淡风轻,仿佛有鲲鹏展翅(“鲲鹏”典出《庄子》,象征远大志向)。此句既是实景,更是喻指——孙辈即将踏入大学,如鲲鹏振翼,开启人生新征程,暗含对其“志存高远”的期许。
3.折桂蟾宫,马蹄声里,莘莘学子。
“折桂蟾宫”用“蟾宫折桂”典故,代指学业有成;“马蹄声里”呼应古代学子登科后骑马游街的情景,借古喻今,点明孙辈“准大学生”的身份——他们如万千学子般,凭努力迈入知识殿堂,字里行间藏着长辈的欣慰与自豪。
4.把诗书看遍,立德敬业,子安阁,希文记。
叮嘱学子进入大学后,要广泛研读诗书(“把诗书看遍”),核心是“立德敬业”——既强调个人品德的养成,又敬重学业、专注钻研。
“子安阁”关联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以才学著称),喻指要传承文学才华与进取精神;
“希文记”关联范仲淹(字希文,其《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千古传诵),以范仲淹的精神寄望学子不仅读书,更要心怀天下,将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相连,比“羲之序”更突出“济世情怀”。
下阕:由情入志,述亲情牵挂与时代担当
1.休说流光易逝,众儿孙,中秋归未?
由对未来的期许转入当下思绪:不必感叹时光飞逝,只牵挂即将远行的孙辈——中秋佳节是否能归家?看似问归期,实则藏舐犊情深,以家常语显亲情厚重,也暗喻“求学虽远,家是港湾”的温暖。
2.求学问道,考公上岸,一身正气。
明确对孙辈的多重期望:求学阶段要“求学问道”(钻研学问、探求真理);未来无论选择何种道路(如“考公上岸”进入公职体系),都要坚守“一身正气”——既指学业品行端正,也喻指为人处世的原则与底线。
3.赠梦同行,奋争休卷,理应如此!
“赠梦”呼应长辈对晚辈的期许与支持,愿与他们一同为梦想努力;“奋争休卷”意为奋斗进取、永不懈怠(“休卷”即不松懈),并以“理应如此”强调这是年轻人应有的姿态,语气恳切而坚定,既是鼓励,也是鞭策。
4.铁肩担伟业,清风两袖,复兴当即!
结尾升华主旨,寄寓宏大期许:以“铁肩担伟业”化用李大钊“铁肩担道义”,望学子能担当时代重任;“清风两袖”强调清廉品格,无论未来身处何种岗位,都要坚守初心;“复兴当即”则将个人奋斗与民族复兴结合,点明当下正是为国家复兴拼搏的时刻,境界高远,尽显长辈对晚辈“修身、齐家、报国”的传统寄望。
整首词从秋景的清幽到学子的远志,从读书修身到家国担当,层层递进。调整后的词句更显细腻,“希文记”的加入强化了“心怀天下”的期许,使长辈对晚辈的嘱托既有亲情温度,又有时代厚度,是对即将开启大学生活的孙辈最恳切的赠言。
——————————
下面逐句解析一下杨沛郁老师的《水龙吟·赠孙辈准大学生》
上阕:秋景咏志,寄寓厚望
“潺潺秋水秋无际,柳岸丝丝凉意”
以秋水、柳岸开篇,营造清旷深远的秋日意境。“潺潺”状水声,“丝丝”写凉风,细腻传神,暗喻求学需如流水般静心沉淀。
“登临送目,天高云淡,鲲鹏振翼”
“登临”呼应壮志,化用《岳阳楼记》“登斯楼也”之豪情;“鲲鹏振翼”典出《庄子·逍遥游》,喻孙辈当怀凌云之志。
“折桂蟾宫,马蹄声里,莘莘学子”
“折桂”双关科举夺魁(唐代科举称“折桂”)与蟾宫神话,结合“马蹄声”(喻考场驰骋),勾勒学子冲刺高考的生动画面。
“把诗书看遍,立德敬业,子安阁,希文记”
“子安阁”或指滕王阁(王勃作《滕王阁序》),倡诗文才华;“希文记”暗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勉励“先忧后乐”的担当。
下阕:劝学明理,家风传承
“休说流光易逝,众儿孙,中秋归未”
以中秋团圆反衬求学拼搏,劝诫莫叹时光易逝,当专注当下。化用苏轼“但愿人长久”的豁达。
“求学问道,考公上岸,一身正气”
直陈目标(考公),强调“正气”为立身之本,呼应传统士人“修身齐家”理念。
“赠梦同行,奋争休卷,理应如此”
“赠梦”化用李白“赠汪伦”,表长辈赠言;“休卷”意为不可懈怠,语言简劲有力。
“铁肩担伟业,清风两袖,复兴当即”
结句升华,“铁肩”出李大钊之名句,“清风”喻廉洁,将个人奋斗与国家复兴紧扣,显家国情怀。
艺术特色总结
意象运用:秋水、鲲鹏、折桂等意象古典凝练,与微信、考公等现代语境交织,古今相谐。
情感层次:从自然之景(秋)到人生之理(学),最终落脚家国大业,层层递进。
语言风格:词牌格律严谨,末句“复兴当即”以口语收束,顿挫生力,彰显杨沛郁“豪迈中见细腻”的一贯风格。
————————
第一稿:
潺潺秋水秋无际,柳岸清风凉意。登临送目,天高云淡,鲲鹏振翼。折桂蟾宫,马蹄声里,莘莘学子。把诗书看遍,明理敬业,子安阁,羲之序。
休说流光易逝,众儿孙,中秋归未?求学问道,考公上岸,一身正气。赠梦同行,奋争休卷,理应如此!铁肩担伟业,清风两袖,复兴当即!(杨沛郁·水龙吟·赠孙辈准大学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