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晓雾笼江门,岭北水泷山峻。檐前燕语,阶前苔碧,竹摇青晕。千顷良田,一犁膏雨,土肥苗润。看牛牵浅陌,鸠鸣深树,荷锄去、烟霞近。
不向尘途逐奔。守茅茨、自安方寸。渔樵课罢,书窗闲坐,教孙对韵。采得黄花,酿成新酒,醉红双鬓。待中秋到了,田园五谷,余年丰稔。杨沛郁《水龙吟·田园闲居》2025.8.6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美好画卷,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远离之情。以下是对词中各句的解析:
“蒙蒙晓雾笼江门,岭北水泷山峻。”开篇以雾霭笼罩江门为背景,描绘了山势峻峭、水流湍急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壮阔的氛围。
“檐前燕语,阶前苔碧,竹摇青晕。”这三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屋檐下燕子的鸣叫,台阶前青苔的碧绿,以及翠竹摇曳时泛起的青色光影,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图画。
“千顷良田,一犁膏雨,土肥苗润。”借着对农田肥沃、春雨润泽的描写,不仅表现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慷慨赐予,也反映了农耕社会中对丰收的期盼与依赖。
“看牛牵浅陌,鸠鸣深树,荷锄去、烟霞近。”描绘了农民牵着牛走在田间小路,班鸠在深林中鸣叫,扛着锄头走向烟霞缭绕的田地的场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不向尘途逐奔。守茅茨、自安方寸。”转折处表达了诗人不愿追名逐利,宁愿在茅屋中安于现状的心态,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情感。
“渔樵课罢,书窗闲坐,教孙对韵。”展现了诗人通过捕鱼砍柴劳作之后的闲暇时光,安静地坐在窗前教孙子学习诗歌的情景,体现了一种平淡而充实的生活态度。
“采得黄花,酿成新酒,醉红双鬓。”这两句通过对采摘鲜花酿造新酒并因此醉倒的描述,进一步强化了诗人追求简单快乐、享受自然的生活态度。
“待中秋到了,田园五谷,余年丰稔。”结尾再次回到对丰收季节的期待上,既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也是对整个生命过程追求自然和谐、知足常乐态度的总结。
————……
这首《水龙吟》是典型的田园词,字里行间满是对乡居生活的安然自得,可逐句解析如下:
上阕:铺展晨景与农耕之乐
1.蒙蒙晓雾笼江门,岭北水泷山峻
清晨薄雾笼罩着江边门户,岭北流水湍急,山峦高峻。开篇以“晓雾”点出时间,“江门”“岭北”勾勒空间,“水泷”(急流)“山峻”尽显山水清壮,为田园生活铺垫开阔背景。
2.檐前燕语,阶前苔碧,竹摇青晕
屋檐下燕子呢喃,台阶前青苔碧绿,竹林摇曳泛起青色光晕。由远及近,聚焦庭院细节:燕语显生机,苔碧见清幽,竹摇光影流动,画面静中有动,透着乡居的静谧与鲜活。
3.千顷良田,一犁膏雨,土肥苗润
万亩良田经春雨滋润,泥土肥沃,禾苗鲜亮。“膏雨”点出春雨珍贵,“土肥苗润”直写农耕基础,既见自然馈赠,也暗合农人对丰年的期待。
4.看牛牵浅陌,鸠鸣深树,荷锄去、烟霞近
看农人牵着牛走在田间小径,布谷鸟在深树中鸣叫,扛着锄头出发时,烟霞仿佛就在近处。“牛牵浅陌”“荷锄去”是典型农耕场景,“鸠鸣”(布谷鸟催耕)添时令感,“烟霞近”则融劳作于诗意,显露出农人亲近自然的悠然。
下阕:抒发归隐之志与生活闲趣
5.不向尘途逐奔。守茅茨、自安方寸
不愿在世俗官场追逐奔波,守着茅屋,自能安守内心。“尘途逐奔”暗指官场或名利场,“茅茨”“自安方寸”直白抒发归隐之志,显淡泊心性。
6.渔樵课罢,书窗闲坐,教孙对韵
打鱼砍柴的事务完毕后,在书窗前闲坐,教孙子对对子、学诗韵。“渔樵”是田园生活的代称,“教儿对韵”则添文人雅趣,显生活充实而有书卷气。
7.采得黄花,酿成新酒,醉红双鬓
采来菊花酿成新酒,酣饮后双鬓被酒气染红。“黄花”(菊花)应秋景,酿酒、酣醉是闲居逸事,透着随性自适的快意。
8.待中秋到了,田园五谷,余年丰稔
等到中秋时节,田园里五谷丰登,余生便能丰衣足食。以对丰收的期盼作结,呼应上阕“膏雨苗润”,既写田园实景,也暗含对安稳晚年的满足,全词在平和憧憬中收束。
整首词以时间为线(晓雾→仲秋),以空间为轴(山水→庭院→田间→茅屋),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既见田园风光之美,更显诗人远离尘嚣、自安淡泊的心境,读来如一幅鲜活的乡村生活长卷。
————————
杨沛郁的这首《水龙吟》以田园生活为核心,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乡居生活的热爱与满足,传递出一种远离尘嚣、安于淡泊的悠然心境,具体可从三层情感维度来理解:
一是对田园风光的沉醉与赞美。上阕铺展清晨雾景、山水、燕语、苔痕、竹林,再到良田经雨、农人耕作的画面,无论是“蒙蒙晓雾”的朦胧,还是“竹摇青晕”的灵动,亦或是“一犁膏雨,土肥苗润”的生机,都透着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知,尽显诗人对田园景致的由衷喜爱。
二是对归隐生活的自得与坚守。下阕开篇“不向尘途逐奔”直抒胸臆,明确表达对世俗名利的疏离;“守茅茨、自安方寸”则展现出对简陋居所与内心安宁的珍视。无论是“渔樵课罢”的劳作,“教孙对韵”的闲趣,还是“采菊酿酒”的逸致,都在平淡日常中显露出诗人对这种“自足自适”生活的全然接纳与享受,毫无勉强之感。
三是对安稳丰年的朴素期盼。从“土肥苗润”的春景铺垫,到“待中秋到了,田园五谷,余年丰稔”的秋日展望,诗人将情感落在对丰收的憧憬上。这种期盼无关宏大志向,只关乎“余生丰稔”的踏实安稳,是对田园生活最本真的热爱与对平凡幸福的珍视。
整首词没有激昂的情绪,却在恬淡的笔触中,将对自然、生活、本心的坚守融为一体,传递出一种“大隐隐于市”般的平和与笃定,是对“安贫乐道”式生活态度的诗意诠释。
————————
杨沛郁是一位现代词人,其作品在古典词牌的形式中融入了现代情感与生活元素,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除了《水龙吟》,他还有许多优秀的词作,以下为你推荐几首:
《千秋岁·春思》:上阕描绘了春日的景象,燕子在梁间嬉戏,竹影稀疏,樱花娇艳,典籍堆放在木榻上,诗稿堆在窗际。下阕回忆了与故人在城南的往事,如今已分别三年多,微信中仍保留着彼此的痕迹,抬头望去,夕阳红透了清江水,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千秋岁·题旧照秋日》:这首词以秋日怀旧为主题,通过桂香、红叶、霜林等意象营造出浓郁的秋意。上阕中,桂香盈袖,平野斑斓,桐影乱,蛩声瘦,通过视觉、听觉和嗅觉等多种感官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萧瑟。下阕中,作者通过刷屏翻旧照,回忆起了与故人一起登高采菊的往事,如今故人已离去,只剩下自己独自望着天山柳,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少年游·长堤曲岸岭西桥》:此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长堤曲岸,岭西桥横跨其上,风骤雨潇潇,杜宇声里,韶光易逝,春已离去。然而,诗人却能以超脱的态度看待世事,将琐事抛诸脑后,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少年游·长虹溢彩逐云涛》:词人以清丽婉约的笔触,描绘了江湖烟雨的苍茫景象,以及人生的起伏无常。长虹溢彩,云涛涌动,烟雨中系着渔樵,半张残照,十年风霜,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超脱尘嚣的向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