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志敏杨志美杨双叶:唐诗宋词简析·15

(2024-07-25 17:38:25)
分类: 清水天然
杨志敏杨志美杨双叶:唐诗宋词简析·15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诗意: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究竟是为了什么事情,让我来到了山东汶水之滨的沙丘?让我尝尽了孤独乏味的闲居生活。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自从你离开之后,每天晚上陪伴我的,只有那城边的老树,在萧瑟的秋风中日夜发出瑟瑟的声音。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此时此刻,我一个人身在山东,即使举起一杯地方名酒,也没有兴致尽情地去酣醉痛饮。即使济南这个地方的歌曲多么曼妙动听,让我一个人独自聆听,也是徒有其情,它怎么能为我解除苦闷与烦忧?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我对你的思念之情,犹如这一川浩荡的汶水,日夜不息地紧紧追随着你悠悠南行。
  
  简析:
  
  天宝三载(744)春,李白离开长安,开始漫游。于洛阳遇见了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二人结伴同游。同年秋,李、杜、高适三人会于梁园(开封),并同游孟诸(山东单县)、齐州(济南)等地。天宝四载(745)秋,二人又会于东鲁。他们情投意合,“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二人分手后,杜甫西去长安,李白也东游吴越。
  
  这首诗大致就是天宝四载秋,李白在鲁郡送别杜甫、南游吴越之前,客居沙丘寓所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送别了友人杜甫,独自一人回到沙丘,倍觉友谊的可贵与孤寂,抒发了对杜甫深深的怀念和自己当时凄楚哀婉的心情。
  
  注释:沙丘城:位于山东汶水流域,是李白在鲁中的寄寓之地。高卧:指闲居。日夕:朝暮,从早到晚。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是说鲁酒薄淡,不能醉人;齐歌曼妙动听,听之无绪。皆因无共赏之人。汶水:鲁地水名,正流今名大汶河,源出山东莱芜县东北原山,向西南流经泰安县、徂徕山、汶上县,入运河。
  
  ----------------------------------
  
  清平调词三首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诗意:
  
  第一首从空间来写,把读者引入蟾宫阆苑,以牡丹喻人,赞颂杨贵妃的美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见到云就联想到她的衣裳,见到花就联想到她的容貌,春风吹拂着栏杆,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娇艳。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白玉般的人儿,不是人间的佳丽,分明是天女下凡。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月貌,就象一朵温馨的白牡丹,恐怕只有在西王母居住的群玉山和神仙居住的瑶台才能见到!
  
  第二首从时间来写,运用楚襄王梦中的神女和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作对比,以带露之花来比杨贵妃的得宠: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一枝红艳的牡丹,带着朝露,散发着芳香,云雨巫山的神女,楚王为她朝思暮想,其实梦中的神女,那里比得上面前的人这样天生丽质!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可算得绝代佳人了,可是赵飞燕还得靠新妆的打扮,那里及得眼前倾国倾城的杨妃,清水出芙蓉,天然绝色。
  
  第三首从仙境古人返回到现实,正面写玄宗对杨贵妃的无比宠爱: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名花和美人相映生辉,无比的美丽和谐,君王对花艳人美恩爱有加,常常含笑顾盼。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当她那亭亭玉立的倩影,在沉香亭北斜倚栏杆时,无限的春恨,也就自然消散了。
  
  简析:
  
  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李白到长安后,受到非常的礼遇,宫中宴会,玄宗巡游,都让李白陪侍左右。一日,玄宗和杨妃在沉香亭前观赏牡丹花,特命李白制作新曲,李白虽微有醉意,然而诗思敏捷,挥笔写下了这三首诗。诗中把牡丹和杨妃融为一体,花即是人,人即是花,国色天香,人面花光同相辉映,共蒙玄宗的恩泽。
  
  全诗构思精巧,花光人面,相互映衬。诗中反复歌咏杨妃的美丽,写得雍容华贵,语语浓艳,字字流葩。尤其是“云想衣裳花想容”, “一枝红艳露凝香”等句,清新自然,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既写出牡丹花的艳丽,也写出杨妃的美貌。杨妃得到唐玄宗的恩宠,也就像牡丹花得到春风、雨露的爱抚、滋润一样。言在此而意在彼,确是千古绝唱,所以深为唐玄宗所赞赏。
  
  注释:清平调:乐府曲调名。想:像。槛:有格子的门窗。露华:露水的光华。群玉:山名,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所居之地。会:应。瑶台:西王母所居的宫殿。借问:相当于请问。可怜:可爱。飞燕:赵飞燕,为汉成帝宠爱,立为皇后。名花:指牡丹花。倾国:汉李延年有“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之句,这里指杨贵妃。君王:指唐玄宗。解释:消除。
  
  ----------------------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有一年秋天,李白游五松山(在今安徽铜陵县南),借宿在一位姓荀的贫苦农妇家里,受到女主人热情诚挚地款待,这首诗就是写当时的见闻及感受的。
  
  诗意:
  
  本诗第一部分(1——4句)侧重写田家的寒苦情景: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诗人来到安徽铜陵县南五松山下一位姓荀的农民老妈妈家里借宿,看见长年累月生活在偏僻荒凉的山村里的人们,没有欢声笑语,没有快乐的生活,弥漫在整个山村秋夜的是一种寂静清冷的气氛。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在秋收的季节里,耕田种地的人家不分男女老少,到处呈现出一片辛勤劳作的景象。他们白天忙于收割,晚上舂米。夜里邻家妇女舂米的声音,一声一声的从室外传来,显得这荒凉山村的秋夜更加寒冷凄凉。
  
  本诗第二部分(5——8句)侧重写田家荀媪待客的盛情: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姓荀的农民老妈妈在艰难困苦中特意给素不相识的诗人做了一盘“雕胡饭”,并且恭恭敬敬地递给他。在皎洁月光的照射下,盛满雕胡饭的盘子闪闪发亮,格外耀眼。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受到老妈妈这样热情诚恳地款待,使诗人很是过意不去,他想起了韩信、漂母的故事,想到自己一生事业无成,将来却又无法像韩信那样来报答老妈妈的深情。再三推辞致谢,实在是惭愧得吃不下这一盘珍贵的“雕胡饭”。
  
  简析:
  
  李白性情高傲飘逸,他可以“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他可以“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达官显贵、皇亲国戚面前,常常表现出他的铮铮傲骨。可是在五松山下这位贫困的老妇人面前,他却如此谦卑,毕恭毕敬,这正是李白的正直可爱之处,充分显示出了他的高贵品质。
  
  李白的诗一向以豪迈飘逸,风格朴素自然着称。在这首诗中诗人用平铺直叙的写法,语言清淡,不饰雕琢,叙述了他夜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的过程,抒发了他目睹山村人民生活的艰辛和困苦的亲身感受,表现了对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
  
  注释:
  
  五松山,在今安徽铜陵县南。媪:老妇人。雕胡,即菰米,生长在水中,秋天结实,色白,古人把用它做成的饭,当作美餐。漂母,据《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年轻时穷困潦倒,一位浣纱的老妈妈见他饥饿,便每天分饭给他吃。后来韩信被封为楚王,送给漂母千金表示酬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