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志敏杨志美杨双叶:唐诗宋词简析·12

(2024-07-22 13:22:16)
分类: 清水天然
杨志敏杨志美杨双叶:唐诗宋词简析·12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诗意:
  
  前两句描写田家日暮时安宁闲逸的景象: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斜阳照在村落里,披着夕阳的余辉,放牧的牛羊回到了深深的小巷里。
  
  三至八句写农事及农夫的闲暇生活: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村中一个个的老年人,柱着拐杖倚靠在自家的柴门前,了望等候着外出放牛羊的牧童。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野里的麦子即将抽穗,不时地从野地里传来野鸡的鸣叫声,蚕树上的桑叶稀稀疏疏的,蚕儿就要吐丝结茧了。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在田里辛劳一天的农夫们,三三两两地扛着锄头回到了村落里,见面时相互打着招呼,亲切絮语,依依作别。
  
  最后两句写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羡慕和向往: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看到此情此景,如此安逸的田园生活怎能不让我羡慕呢?我不禁怅然地吟咏起了《式微》的诗章。
  
  简析:
  
  这首诗用简洁自然的笔墨,描写了一个极为普通的乡村春末夏初的黄昏景象,刻画了田家俭朴清淡、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恬然自乐、诗意盎然的田家景象描写中,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闲适生活的向往。
  
  王维(710—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玄宗开元九年(721)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诗明净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啸傲林泉的闲适生活。王维也是杰出的画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着名代表。
  
  注释:
  
  渭川:渭水。斜光:指夕阳。墟落:村落。穷巷:深巷。荆扉:柴门。雉雊:野鸡鸣叫。雉:野鸡。秀:麦子吐穗。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如睡眠状,凡蚕眠即吐丝作茧。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式微》:《诗经·邶风》中的篇名。
  
  -----------------------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诗意:
  
  诗的前四句,叙述自己信佛好道及欣赏美景时的兴致和乐趣: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中年以后厌倦俗世喧嚣,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到了晚年,就在终南山辋川别墅定居下来。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兴致勃勃时,竟独自一人前往风光秀丽处赏景怡情,行处若有所得,自己心会其趣,自得其乐。
  
  诗的后四句,写自己生活闲适,自由自在,表现了诗人淡定平和的心境和物我两忘的风采: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自己往往信步而行,走到哪儿算哪儿,有时不知不觉之中,竟来到溪水的源头,每当此时,索性就地坐了下来,欣赏山巅上云雾千变万化,闲看天际云卷云舒。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偶然间遇见山林中的乡村父老,大家就无拘无束地自由交谈说笑着,至于什么时候回家,那就没有一定的时间了。
  
  简析:
  
  王维大约在四十岁以后,就开始在蓝田终南山、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他这一时期的诗与画极富禅意,主要通过对田园山水的描绘,表现超然飘逸的隐居生活和佛教禅理。《终南别业》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隐居生活中的那种徜徉于山水云霞之间,纵情追赏自然风光,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注释:
  
  终南,指终南山。陲:边境;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胜事:快意的事。值:遇见,遇到。林叟:乡村的老人。无还期:无一定时间。
  
  ------------------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诗意: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正是阴雨连绵的时节,辋川的空气里流淌着湿湿的凉意,静谧的丛林上空,袅袅炊烟从柴房中断断续续地飘出,山下农家正烧火做饭呢。做好的藜黍清香四溢,把午饭准备好,女人家便提携着送往东边田头,男人们一清早就去那里劳作了。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在广漠迷茫的田畴上,白鹭不时的翩翩飞起,意态是那样闲静潇洒;郁郁葱葱的树荫里,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鸟在互相唱和,积雨给水鸟带来了快乐,歌喉是那样的甜美快活。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诗人独处空山之中,清幽雅致,栖息于松林之下,看木槿花开花落,事佛参蝉,信守斋戒,悟人生之短暂,修真养性,或与白云对奕,或听轻风涛语,饥时采绿葵而食,清茶淡饭,怡然自乐。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我早已离开红尘,随缘任遇,不想再与人争短长、与世比高低。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这样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可以免除尘世烦恼,悠悠然耽于山林之乐了。
  
  简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把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表现出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是王维田园诗的代表作。
  
  本诗是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名篇,诗人笔下的辋川十分美丽,空气湿润,炊烟袅袅。白鹭飞翔,黄鹂声声。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清新明净,形象鲜明,抒写了诗人超然自适,澹泊名利,脱离尘俗的心境。
  
  注释:
  
  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烟火迟:因久雨空气湿润,烟火上升缓慢。藜:一种可食的野菜。黍:谷物名,古时为主食。饷:送饭食到田头。菑:初耕的田地。夏木:高大的树木。啭:小鸟婉转的鸣叫。槿:植物名。落叶灌木,其花朝开夕谢。古人常以此物悟人生枯荣无常之理。清斋:素食,长斋。露葵:冬葵,古时蔬菜名。野老:诗人自称。争席罢:指自己要隐退山林,与世无争。“海鸥”句:《列子·黄帝篇》载: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这里借海鸥喻人事。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