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操作性差按卖粮数量补贴粮食市场价格动态性财经 |
分类: 晓明析财经 |
所谓粮食目标差价补贴,就是政府预先确定粮食的目标价格,农民按市价随行就市销售。市价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给予农民补贴;若市价高,则不启动该政策,价格随行就市。目标价格政策是在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释放价格信号引导市场预期,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利益的一项农业支持政策。
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取消棉花、大豆临时收储政策。政府不干预市场价格,价格由市场决定,生产者按市场价格出售棉花、大豆。二是对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实行目标价格补贴。种植前公布棉花、大豆目标价格。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对试点地区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不发放补贴。三是完善补贴方式,目标价格补贴额与种植面积、产量或销售量挂钩。
可以说拿出大豆、棉花等国内市场关联度小的品种,搞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尚可,小麦、稻米、玉米三大主粮完全采用,不符合实际,难以操作,补贴的指向性、精准性差,仅种粮农民直补范围都无法界定,土地流转使然,很多土地已不再种植粮食,而现在仍然拿着粮食补贴,而且土地流转后,真正种粮者拿不到补贴,原土地主人反而收入囊中。
建议农产品目标价格试点仅限于棉花和大豆,主粮品种近期不宜采用,一是目标价格确定,要综合考量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有一定的利益空间,参照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现货、期货两个市场。所采集的市场价格,可以是个动态数字,即分为采价期(集中上市期),或市场期,两个平均价格,因为本身价格在采价期或其他时间段就有动态变化,如棉花在当年9——11月一个平均价格,其他时间是另外一个平均价格,大豆亦然,分两个时间段予以补贴。
目标价格补贴对象要真正落在种粮农民手中,考虑土地流转,也要把补贴发到租种者手中,补贴范围综合农产品播种面积和交售数量,也就是粮食播种面积和卖给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或供销部门的数量,即在启动实施目标价格补贴时,参照粮食或农产品播种面积,农民或农场主卖一斤粮食、棉花,给一斤补贴。
通联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