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守护舌尖上的主食文化之本真

(2014-08-17 23:25:47)
标签:

北粮南调

主食文化

南北差异

主食工业化

方便快捷

分类: 晓明析财经

 

两则讯息,专家建言,发展本土食品,知根知底,吃着放心,尽量杜绝外来食品,拒肯德基、麦当劳家门之外,发展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这样质量可控;还有一条,“北大仓”如何让全国人民心不慌。确保主食的安全不一定象专家所言,主食生产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原先的南粮北调,演变成北粮南运,主食文化荡然无存。

 

最近在《齐鲁晚报》看到戴永夏先生写的读史札记《舌尖上的宋代主食》,眼前一亮,宋代食用小米,主要用来煮饭,穷人多吃稀粥,家境殷实多吃小米干饭,小麦磨成面粉,以蒸饼(炊饼)、馒头(包有肉馅、馅少面多)、包子(馅多面少)、馄饨或角子(饺子)、汤饼(比面条宽)。文中说,麦、粟、稻,这三种粮食撑起了人们延续生命、物质享受的半边天。可见从宋朝起我国南北主食格局已经定型,其演变和翻新已经有了雏形。

最近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投资1000多万元,创造出2亿多元的收益,好评如潮,令人眼前再亮,震颤心灵,从舌尖到味蕾再传递到大脑,从自然野生食材到居家的一日三餐,再到百姓的人生情感世界,从山东煎饼卷大葱,到山野珍蘑或西藏的野蜂蜜,道法自然,浑然天成,天道酬勤,触动了神经,美食——三餐——情感——居家——经济——社会——文化——人生,这才是泱泱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底蕴以及创新、生命本源集大成。 

 
  
尽管有人挑剔说,有些镜头移花接木造假,技术层面有毛病,有些故事人生刻意为之,但是瑕不掩瑜,丝毫不影响舌尖上的造化神功,人生感应。《舌尖上的中国》堪称经济社会文化统一体,自然美食、家庭亲情、文化传承的混合物,味蕾的品尝只是初级,深层次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家庭的和谐相处,有机联系,昭示厚德载物,各得其所,交融互动,浑然天成。诚如舌尖第一季主食的故事所说,主食是一切美食或食物的本源。 



  
主食是指供应城乡居民一日三餐消费,满足人体基本能量和营养摄入需求的主要食品,其质量数量以及供应,涉及亿万家庭。主食自古到今天,内容几多变化,从2000年前,五谷的排序为稻黍稷麦菽,而今天中国粮食产量的前三位是稻谷、小麦、玉米。我国粮食转化的主体是主食,转化的载体或者说主渠道是主食加工,主食是民族文化传承和振兴的载体,是农业资源转化的主要渠道,是当前及今后扩大居民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渠道。


  
主食承载着数千万年来,人类赖以生息的生命本源,生存基础和条件,也形成了厚重的文化和传统习俗,以及亲情爱情友情,难怪有人说长江以南大量种植稻谷,稻谷特殊的种植方式和生长环境,造就了委婉和美团结协作的人际关系,讲求的是与人为伍,团队精神,北方地区以种植小麦为主,千百年来的种植方式和收获环境,单打独奏,强调个人处事,呈现个人的力量,独显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时势造英雄,可见主食影响一代又一代人,传承着中华文化的脉络和筋骨,主食文化已成为中华文化的独枝或奇葩。



 
舌尖上的中国,不是单纯讲吃,诉说美食,从大自然的馈赠或回馈到辛勤的劳动耕耘,从原始或者讲原生态的食材到果腹,一直到刺激我们的舌尖味蕾和胃口,大快朵颐,从吃饱到吃好、吃精,吃出文化,食文化源远流长,劳动创造了一切,取之于大自然的神功恩赐,用之于人类的繁衍生息,昭示了中华民族的演变兴衰史,组成了人类社会,成就了中华文明和进步,舌尖上的中国来之不易,也安之若素。

 
 
 
民以食为天,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立足自身解决了温饱问题,由吃不上到吃饱、吃得起,国人的胃口一天天好了起来,7%22%两个大数字,是中国对人类的特别贡献。


 
  
从五谷杂粮到各地的特色美食,琳琅满目,如数家珍,带动了旅游业和餐饮业的快速发展,也形成了地域文化和主食文化,每到一地,人人都慕名小吃、名吃,各地也借势造势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空有千百年的食材,在继承发扬方面捉襟见肘,人们多数时间都感叹少有各具地方特色小吃名吃呢?

 
  
的确如此,由于在餐饮业发展或旅游业发展方面,急功近利突出,在保护、发现发掘、规划设计方面大打折扣,舌尖上中国有大批特色美食或传统做法,正在慢慢消失,只是徒有虚名。

 
 
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可持续背景下,人们追逐的是眼前利益,某些官员追逐的是形象工程,竭泽而渔,断子绝孙式掠夺,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破坏行径大有人在,吃野味也奉为美食,挖地三尺也要吃蝉蛹,疯狂吃相后面是不协调、不和谐的、不科学的发展方式,

 
  
尽管食为人们所关注,但是大众的主食又最不为各级重视和发展,以至于城市早餐良莠不齐,没有规划、没有网点,质量卫生不敢恭维,原因是主食、早餐是微利行业,不想抓、不愿抓,抓不好,本应是市长工程的早餐、主食工程,承办部门不明确,公共财政不拿钱,税收工商卫生的相关优惠政策不出台,比起特色大餐居民的一日三餐主食备受冷落。

 
 
另外从舌尖上的中国想到舌尖上的安全,食以质为先,在社会转型、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不安全食物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食材的污染、无机肥滥施,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不卫生、不合格比比皆是,人们自己毁灭自己。

 
  
舌尖上的中国给人们展示了美景、美食、美好愿景,她涉猎经济社会文化,道德传统理念,既有自然的馈赠,又有人为的创造,也包含着人们的道德品质底线,不可小视,不可只言片语、支离破碎的审视,只有当做系统工程,方能科学全面认识舌尖上中国,从体制机制入手,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传承文化,追寻梦想,全方位呵护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堪称是一部中华民族文化史,主食文化史,从吃到劳动,从吃到衣食住行,从吃到孕育家庭、社会、人生,乃至整个民族和国家,道法自然,仰慕先贤,敬畏自然和环境,少取多予,感恩神迹,包容和美,舌尖上的文化也派生出主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有食材本身的奇妙幻化,也有文化传统的内涵,更有德信做人,厚重率真,表里如一,爱人如己的外延。

 
                                                                                                                                                         
(孙晓明)
通联地址:山东省泰安市粮食局直属分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