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方政府举债陷入两难境地

(2013-06-12 10:57:03)
标签:

地方政府举债

土地财政

招商引资

政银结合

集中还贷风险

分类: 晓明析财经

   国家审计署日前发布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公告显示,36个地区2012年底债务余额共计3.85万亿元,比2010年增加4409.81亿元,增长了12.94%。专家认为,目前一些地方政府靠举债出政绩、大肆借钱融资、政银双赢的做法较为普遍,这也直接导致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加,偿债压力和债务风险逐渐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还贷的可依赖来源仍然只有征地和拆迁产生的土地转让收入,以及所谓的可信度或虚无缥缈的招商引资。目前地方政府已进入还贷高峰期,以往大量存量债务和计划新增债务只有通过储备土地和土地一级开发整理进行债务保全或进行融资。

在资金从紧从严、土地严控的情况下,荆棘密布,难题重重,期望中央兜底,或是打土地的“歪主意”恐怕行不通。走以前的老路来解决当前的地方财政困难,纾解地方政府债务,无外乎走旧村改造城镇化路子、城镇综合开发作土地的文章等。以拆迁为诱因的群体事件时有发生,已经构成对社会和谐的冲击,此乃是社会矛盾的焦点热点难点。姑且还不说对中央调控房地产市场政策措施的影响和冲击。

要重新审视造成地方政府大量债务的项目,尽力剔除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起码避免新一轮投资中不顾生态和资源承载力的城市盲目扩张。绝不允许再以不合规工程的举债或还贷为借口进行新的土地征收。同时也要警惕借着“城镇化”新一轮农村土地所谓的“占补平衡”。

造成社会冲突激化和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的重要起因是在城镇化名目下进行的城市或农村的拆迁。应严格遵守土地管理和拆迁的法规,避免有损政府形象的违法拆迁,严禁占用耕地或囤积土地,用于房地产商业开发,把精力和财力、人力主要用在保障性住房上面。

应当启动税收制度改革调整,对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不相匹配的状况加以改变。在没有调整当前税收制度之前,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使地方政府的职责和精力放在保一方平安或民生为本的政策措施上,而不是两眼只盯在土地,搞竭泽而渔、自杀式的资源项目掠夺,以及所谓追求GDP“跨越式”发展上。

有人形象的把地方事务比喻成“危桥”理论,当农村乡镇一座都公认的危桥横躺在那里,都明白,但是谁来修呢,村集体没钱,乡镇也没有这块钱,县市有关部门说不归他管,你投钱修,农村一事一议,农民才能出点义务工,而钱呢,不借点钱行吗!

 

各种媒体如需刊用博文,请和孙晓明联系,请付稿酬。电话13465386789,通联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3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