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食安委再大再独立也不能根本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2012-09-15 17:57:17)
标签:

食品安全

频发多发

体制机制

监管责任

财经

分类: 晓明析财经

 

目前各地正着手在食安委的规格机构上做文章,撤销伏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上面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重新组建高一规格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这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说明各级重视食品安全程度又一次拔高。

 

从国务院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成立食品风险评估中心,到各地上行下效也成立独立的高规格的食安委及其办事机构,意在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统一领导,明确独立监督检查执法的地位,同时明确要求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负总责,也就是说食品质量安全实行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同时也要追究地方党委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多发的真正原因是监管责任不落实,突出存在多头执法不执法,利益纠结乱执法,责任不清胡推诿,层级监管不落实等等问题,实践证明前些年各地质监局和工商局搞得所谓垂直管理系统不成功,不但没有增加集中力量依法打击和监管的力度,反而增加了运行成本,游离在当地党委政府监督之外,同时还增加了查处食品安全问题协同协调的难度。

 

因此说仅仅把根治食品安全问题寄希望于成立独立的高规格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上,不能建立健全查处监督机制,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18道关口管不住一头瘦肉精猪,说明了什么问题,监管通道形同虚设,交钱就放行啊,遇到有利益的监督检查,执法职能部门就抢破头去争好处,甚至不惜以身试法,捞取私利;有责任的监管,就相互推诿,踢皮球,出了问题更是引经据典凭案说法,推卸法律和工作责任。

 

 

 

前段时间卫生部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竟然称,地沟油与添加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有待评估。一些媒体的报道认为违法使用添加物、地沟油等导致了健康危害,主要是说这种违法犯罪的性质恶劣,应严肃查处,但是真正会造成多大的健康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评估。

 

难道非得从医院死亡人员中甄别那是地沟油、非法添加物诱发疾病而亡的吗?难道从动物内脏隔膜熬制、泔水桶漂去的地沟油,卫生质量指标能符合食用指标吗?难怪跨省打掉的地沟油产销案,公安机关无从下手,没有检验检测国家标准!

 

这也就嗅出为什么卫生部回应的已筛选的7种地沟油检测标准和办法迟迟不见动静的根本原因了,真应了那句老百姓的话,地沟油吃起来比真花生油都香,不知道那些官员睁眼说瞎话,众口讨伐的恶臭中提取地沟油,竟然危害待估,真是悲哀啊!

这暴漏出食品安全查处监督制度的缺陷,也是监督检查责任不落实的明证,和某些职能部门官老爷的做派十分严重不无关系,发现问题不是火速处理,而是走程序搞听证论证,那里已经害死人了,这里检验监督办法或标准还没有出台,议而不决,理论说教害人不浅,标准滞后于监督检查打击之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慢半拍,确实让人无奈和愤怒。

 

 

 

据报道,蒙牛代理商销售临期奶,篡改日期长达近半年,部分牛奶销售到沃尔玛等超市、商店后,多次接到消费者投诉,称牛奶有结块变质现象。另据新快报报道,上海多个区的光明乳订户发现,收到的牛奶味道怪异,疑为变质。据悉,这是该公司三个月内第五次出现产品质量问题。上海质监局已责令光明乳业开展全面质量安全大整顿。

 

从三聚氰胺到现在的过期奶,乳业安全问题始终不断出现,屡禁不止,要杜绝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就要实行层级监管责任制。在田间地头,农业部门就要对食品质量切实负起责任,实行标准化生产,严格控制农药施用范围和剂量,控制药物残留,确保农产品有机绿色无公害;严格和细化奶畜养殖、生鲜乳、猪、牛、羊等活体收购以及乳制品等的生产、销售、出口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在食品加工环节质检部门为主监管,在食品销售环节工商部门为主监管,在餐饮环节卫生部门为主监管,其他部门协同监管,一抓到底,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卫生。

 

从体制、机制上确保地方党委政府对食品安全负总责,确保职能部门有效实施层级过程监管,形成上下联结,纵横贯通的,以各地党委政府为主,各职能执法部门分级分段负责,共同担当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管理体系。事前预防,监管到位,事后问责清楚、追溯有力,依法治理,严惩不贷。

 

 

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其召回、下架、问责、追溯、罚款都是事后的弥补,关键是出问题之前要着力监管,敲锣卖糖,各管一行,质检、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商、粮食、农业、畜牧、物价等部门要进一步依法依规,明确监管范围、职责,并不是条、块结合的监管,而是在本行政区内执法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相互衔接,不漏掉一块,不形成监管真空地带,也不出现多头执法,利益纠结,权责不清的监管。

 

 

构筑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绝非一朝一夕的易事,监管全国粗略统计的50多万家中小食品加工企业,还不包括散布于大街小巷、城乡结合部边边角角的小餐饮、小饭桌、小作坊,需要何其多的执法监管力量,需要全社会广大消费者全员参与,打一场瀚如烟海的人民战争方能奏效。

 

 

从全局层面需要国家食安委总牵头,国家食品安全评估中心技术支撑和风险评估预警,依靠相关执法部门的联合执法,另一方面食品生产经销企业要切实加强自律和诚信建设,建立全过程追溯体系,设立食品安全第一道门槛,促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打造环环相扣的食品安全责任链,形成自成监管体系的环状结构,达到环环相连,步步设卡,责任连带,重典治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