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流通体制机制政策措施财经 |
分类: 晓明析财经 |
尽管有农村经合组织或经纪人,有批发市场,但是不规范运作,收费高滥收费者有,唯利是图者有,掉钱眼者有,设身处地为农民服务的意识淡漠。有形市场建设往往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复建设,缺乏规划、前瞻性,缺乏对产销的分析和物流可行性的研究,经常发生有市无场、有场无市或树倒猴孙散的事。
事关民生的馒头、早餐、连锁快餐工程等主食社会化生产供应程度低,政出多门,不知道哪家来承担此项任务,政府的重视程度也不够,而且馒头规模化生产厂家还面临税收的问题。蔬菜、肉蛋奶、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直销缺乏体制机制支持,抓一阵紧一阵,没有形成长效机制,、产量、价格忽高忽低,产销信息不对称,影响居民消费。
国务院流通产业的意见,政策措施支持力度很大,重点是贯彻到实处,首要进行流通体制的改革,明确国务院和省级政府的责任,划分部门的职责范围,国家粮食局就是要承担全社会粮食流通管理之责,把中储粮等央企的业务划入国家粮食局的管理范畴,不再搞两个“粮食局”。农业、商务部门就是要对蔬菜、鲜活农产品生产流通负责,既管产也管销,不能政出多门,数出多门,都管都不管,管理缺位或越俎代庖。
要进一步厘清流通产业的优惠政策措施,细化落实方案,把惠农和刺激消费一并进行,规范农村合作社或经纪人队伍,打击坑农害农行为,让生产者得到足够多的收益,并且在之后的环节增值中返利于农。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要走市场化的路子,鼓励民间资本搞农产品基础设施建设,一视同仁,共建共管,依法规范运作。
流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市场和消费者,要从订单生产抓起,形成生产——收购——初次加工——再加工——消费市场的产业链条,有各级政府牵头组织,各职能部门共同运作,政府行为和市场化运行并行。
在结束本文时,想起讲得最多的一句话,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再好的政策,没有强有力的落实机构人员去抓,都归于零,当前的流通产业,不是出台多少政策措施就能解决问题,而是从头捋,从桎梏流通的源头抓起,一句话从有谁抓开头,再确定怎么抓,抓到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