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食品安全标准监管体制机制 |
分类: 晓明论食品 |
近日国务院作出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意在通过不懈努力,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遏制食品违法犯罪现象。当前及今后食品安全呈现多发频发事态,生产形式分散、点多面广、复杂多样,生产手段智能化、家族式、作案更加隐蔽,农村地域广阔,做不到全覆盖监管,检验检测国标赶不上问题食品出现的频率,何谈3——5年彻底解决啊!
进一步联想到去年卫生部称乳品标准绝不可能被企业绑架,同时称生产企业作为乳品安全的第一环,理应被纳入标准起草的专家组(《人民日报》2011年12月1日社会13版)。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不简单,仅此标准就多灾多难,各方都掺和,利益的驱动,道德诚信,技术的支撑,体制机制,构成了食品监管蜘蛛网,杜绝食品安全问题,3年还是不够用。
再进一步看看几个现象:“苏泊尔质量门”分歧于1988年和1992年两个检测标准不同和对标准的理解差异,卫生部对《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等国家标准进行清理完善,新标准按程序公布。
也是去年11月17日,南京市工商局公布了其近期对市场销售的速冻食品进行质量抽样监测的结果,显示其合格率为74.3%,其中,不合格产品首次涉及湾仔码头,而此前被曝光的三全食品再次榜上有名。至此,继思念和三全速冻食品被查出不合格之后,国内速冻米面食品行业排名前列的品牌大佬,都被查出“质量安全问题”,且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
卫生部首度承认旧国标不科学,存在新旧差异掌握或与国际接轨问题,这也涉及检验检测国标更新问题。橄榄油国内检验检测标准刚出台不久,此前由于没有这方面的标准,进口橄榄油以次充好,掺杂使假,夸大其词,也着实忽悠了国人。
近年密集的食品卫生质量标准安全问题和整治足以说明社会高度关注食品卫生质量安全,疲沓不得,同时足以看出各级政府痛心疾首根治食品卫生质量安全的勇气和决心信心,社会的期望度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科普意识与日俱增,各方呼吁国家尽快公开修订和健全食品安全各项国家标准,与国际接轨,与国内实际吻合,从严执行标准,企业行业自律,落实监管责任。
有法不依、有章不循、降低标准,另立一套的现象时有发生,要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落实地方政府食品安全责任,对随意降低食品安全标准的行为,无论是部门、单位或企业、个人都要从严处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加强地方和行业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和技术力量,特别是建立健全地方农业、粮食、畜牧等部门自身的质检机构,发挥好这支队伍的作用,作为把好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关口,形成全社会纵横交织上下贯通的食品安全检测网,汇集国家、地方和各行各业的力量,确保食品安全样样有检测,时时有检测,处处有检测。
在结束本文时,我们注意到国务院决定上对建立健全食品监管体制以及强化地方包括农村、社区对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的划定、业绩考核的加强,从中央到地方,明确食品安全的责任,各职能执法部门联动,摒弃以往的垂直管理,纵到边,横到底,不留监管的真空地带,重法严惩,依法治罪,罚和刑一起用,方能实现食品安全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