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如成为何只穿“雅戈尔”?郑永刚为何不穿“杉杉”?

(2011-10-03 01:22:34)
标签:

杂谈

分类: 名家专访

李如成为何只穿“雅戈尔”?

郑永刚为何不穿“杉杉”?

陈旭钦

   “请把西服扣子解开,让我看看您们穿的是什么品牌?”李如成掀开西装自豪地答道:“雅戈尔!”而郑永刚则也掷地有声:“雷诺玛(Renoma Paris)!”
  这是在2008年10月22日第十二届宁波国际服装节开幕式暨颁奖典礼上,“突击”采访这两位中国服装“巨头”的精彩片断。雅戈尔集团掌门人李如成,为何只穿“雅戈尔”?而杉杉集团掌门人郑永刚,为何不穿“杉杉”?

李如成为何只穿“雅戈尔”?郑永刚为何不穿“杉杉”?(王勇 摄)
   李如成:“做品牌‘树未长大别分杈’”
  净资产近100亿元、员工5万余人、品牌价值逾91亿元……人们发现,当脱去金色外衣,“雅戈尔”始终只以一个品牌面目出现,若面料高档也只取名“金色雅戈尔”。
  “近30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做大‘雅戈尔’品牌。虽然我们的生产能力为全国最大,衬衫、西服市场占有率都是全国第一,但我们的品牌还有很多潜力可以挖掘。”李如成解释,“当前,我们的重点是把品牌先做好做大。做品牌,做好‘树未长大别分杈’。”
  事实上,据记者了解,国际上的服装品牌,归纳为三大类,即设计师品牌(如阿玛尼、圣罗兰、范思哲)、工业品牌(如杰尼亚、Boss、卡纳里),还有衍生出商业品牌(如老佛爷、连卡佛)。
  “目前,‘雅戈尔’介于工业品牌与商业品牌之间,以后将逐渐由工业品牌演变到商业品牌。雅戈尔要做长期的品牌,而不是短期的生意,非常珍惜自己核心的工业制造,不断寻找和品牌定位相适应的合作企业。我们不做鞭长莫及的事,不做力不能及的事。”李如成称。
  基于这种理念,雅戈尔除发展服装板块外,还不断地往房地产、外贸、旅游、金融证券、传媒等行业进军。
 

 郑永刚:“我们在为行业提供了有前瞻性的实践”
  10多年前,“杉杉”西服,是许多宁波人引以为豪的本土品牌。如今,人们却在不断质疑:“杉杉”服装名气不如以前了,企业好像转型了?”
  然而,“杉杉”掌门人郑永刚依然我行我素,“我不在乎,坚持一点,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当董倩采访郑永刚时,他对自己穿的是“雷诺玛(Renoma Paris)”而不是“杉杉”,一点也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对。当时,董倩还在疑问“是雷诺玛?”,台下一阵唏嘘,但郑永刚不慌不忙地解释:“其实‘雷诺玛’是杉杉集团控股的一个国际品牌。”
  郑永刚接着解释,服装行业的“最具核心价”环节在于品牌营运及服装设计。自1998年起,杉杉集团开始实施国际化的多品牌战略,与法国、美国、韩国等著名服装企业、服装设计师合作,陆续推出了“法涵诗”、“玛珂•爱莎尼”、“雷诺玛”、“大公鸡”、“莎喜”、“夸”、“纪诺思”、“意丹奴”等国际品牌。“所以,我穿的‘雷诺玛’,其实就是‘杉杉’。”
  “10多年前,我们可以凭‘产供销一条龙’模式,就独霸中国西服三分之一以上市场份额。但今天必须学会国际时尚产业中的复杂思维。服装市场已进入买方市场,应把生产剥离出来,把最核心的品牌、设计环节掌握在自己手里。杉杉为行业提供了有前瞻性的实践,促使中国服装产业早日向国际水平靠拢。”郑永刚这样诠释杉杉服装板块生产规模为何“瘦身”,品牌却在“增肥”的心得。


  画外音
  这两位来自宁波的中国服装“巨头”通过不同的路径,将“宁波装”带出宁波,走向国际市场。“郑永刚看准了趋势,而李如成做对了结果。”业内人士这样评价。
  “杉杉已经‘成人’了,不能停留在制衣时代,应做创新的事。一手抓原创品牌,一手抓国际品牌合作。在全球化时代,只有永远的品牌,没有永远的工厂。”郑永刚说。
  而李如成则认为,创国际化品牌,应该先做大、做强自己的本土化品牌,学习国际先进管理、设计理念,从而提高自身运作国际化品牌的能力。
  面对越来越高的劳工成本、电水成本、原材料涨价、全球的周期性产业转移,中国服装产业如何持续增长发展?若丢失OEM(定牌加工)订单后,空余的超大规模产能该如何释放?这已经不仅仅是雅戈尔与杉杉品牌战略模式之争,而这,更值得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