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

标签:
文化 |
文/朱成坠
昨天通过微博发送了随笔《秋声》后,学长王俊敏兄点击“金秋聚”微信群后,建议:“下面再写一篇秋水吧,赞一句:秋水文章不染尘。”原本就在计划之内的秋水篇,不妨应俊敏兄之约,提前写作而已。
说到秋水,完全不能避开古代圣贤庄子和唐初才子王勃的宏篇名句。他们两位在秋水创作方面早就走在前头了。庄子在《庄子.秋水》中,写道:“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庄子.秋水》内容丰富,鸿篇巨制,我记忆最深的则是上述八个字,一直难以忘怀。而,王勃的那句名句,从见到之日起,就牢牢地抓住了我的心,迄今,始终未曾忘怀,亦能够倒背如流了。
秋水,顾名思义,指的是秋天的水。后来用来比喻人(多指女子)清澈纯净的眼睛,又延伸作为“眼睛”的象征。如我们日常熟悉的成语“望穿秋水”“秋水伊人”,就有这一象征的意义。为何古人会以秋水比拟人特别是女子的眼睛呢?思忖再三,我想,应该在于秋水的晶莹剔透和清洁无暇。秋高气爽,天蓝云淡;金风送爽,水清波净。一派澄澈明朗的景象,怎么不叫人喜欢至极。
本人曾经在秋暮时节,立于岳阳市东洞庭湖畔的岳阳楼之上,远眺浩浩汤汤的湖面,那种“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气象,波澜壮阔,涵盖畴野,令人不得不为之折服和惊叹!
古代诗词之中,歌诵秋水的为数不少。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宴桃园》:“鬒鬓亸轻松,凝了一双秋水。”再如北宋大诗人苏东坡《次韵王定国得颖倅》:“仙风入骨已凌云,秋水为文不受尘。”又如北宋诗人王安石《散发一扁舟》:“秋水泻明河,迢迢藕花底。”还如清代诗人王士禛《樊圻画》:“芦荻无花秋水长,淡云微雨似潇湘。”
长期以来,水被世界各国的民众视为“生命之源”大都从正面吟诵和歌颂之。但是,在我国古人的诗歌里,却常常与各种愁思相联系,从爱情、友情、亲情,直至家国情等等,因此,“水”这一意象非常受到古人的重视和珍惜。如唐代大诗人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舍人至游洞庭》:“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唐代另一位大诗人杜甫《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秋水清无底,萧然净客心。”唐代诗人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唐代诗人李绅《杭州天竺、灵隐二寺顷岁亦布衣一游,追思为诗二首》:“开尽春花芳草涧,遍通秋水月明泉。”唐代诗人朱庆馀《送盛长史》:“野亭枫叶暗,秋水藕花明。”晚唐诗人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首诗中虽然没有秋水二字,但是,意蕴却清清楚楚地告诉人们这里写的就有秋水。秋水特别是得到了南唐后主李煜的青睐,人们可以从他的词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下阙中获知:“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北宋大诗人苏东坡《赠昙秀》:“西湖北望三千里,大堤冉冉横秋水。”元代文学家赵善庆《普天乐.秋江忆别》:“秋水观,环绕滔滔瀑布,参天林木奇古。”元末明初诗人胡奎《送侄从戎云南兼柬居掾史》:“洞庭秋水落,三峡夜猿哀。”元末明初文学家施耐庵《戏文.幽闺记》:“黛眉长,盈盈照一泓秋水。”明代诗人罗洪先《旅怀.其二.望黄鹤楼》:“黄鹤楼前秋水长,江天北望远苍苍。”明代诗人张元凯《枫桥与送者别》:“秋水绿无涯,枫叶满树红于花。”明代诗人何乔新《送金郎中还南京分韵得鞾字》:“芦花飞雪暗长汀,枫叶栖霞映秋水。”明代文学家陆深《寄南庄》:“秋水一奁天上下,狄花枫叶隔江城。”
历代典籍告诉人们,古人十分喜欢景色宜人的秋季,把秋游登高当作一种极为圣洁庄重的事情来对待。他们还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辞赋,赞美和礼拜秋季。其中,最为有名的则是被人尊称为唐代诗佛的王维,他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人称“七绝圣手”的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诗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此诗作于晚秋,正好遇到寒雨,王昌龄于润州(今镇江)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写下了两首送别诗,这首诗为其中之一。另一首《其二》,诗曰:“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当然,两首诗对比之后,高下立现,其一显然高于其二。因此,后世流传的多为其一,而其二则不太为世bufen人所知也。
由秋水想起,此际正是秋游的大好时机,然而,囿于疫情,不宜远足旅游,也不能多人密集聚会,故所难得开心之颜。人是喜欢群居的,平时是要交际的,总不能长期孤守一方,茕茕独立。尽管,现时人们可以通过微信、电话、视频等方式进行交流,但是,那毕竟是高射炮打蚊子——空对空。幸好,本月十五日,大学部分同学即将举行一次小型聚会,有机会面对面地进行切磋交流,那正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
我在热切地期盼中!
2022年10月14日6时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