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栽琪树著银花——杨诗欣赏之九十七

标签:
文化 |
文/朱成坠
杨万里先生关于“雪”的诗,在其全部诗作中计有一百四十二首之多,其中,《十二月二十七日大雪中过吉水小盘渡西归三首》相当著名。
其一曰:“风卷寒江浪湿天,斜吹乱雪忽平船。碧琉璃上琼花里,独载诗人孟浩然。”
其二曰:“腊残滕六不归家,白昼乘风撒玉沙。旋种琼田茁瑶草,更栽琪树著银花。”
其三曰:“雪吹醉面不知寒,信脚千山与万山。玉甃琼街三十里,更飞柳絮与君看。”
碧琉璃:碧绿色的琉璃。亦喻指碧绿色的晶莹透明之物。唐代诗人李涉《题水月台》,有诗句曰:“水似晴天天似水,两重星点比琉璃。”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诗人欧阳修《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有词句曰:“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现代诗人田汉散文《南归》,有文句曰:“那湖边草场上的草......青得跟绒毡似的。我们又叫它‘碧琉璃’。”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故又称之为“孟山人”。
滕六: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雪神。明末儿童读物编撰者程登吉《幼学琼林》“天文篇”:“云师是丰隆,雪神乃是腾六。”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著百科类图书《夜航船》中有“滕六降雪”条。据介绍,正常的雪花,一般呈六角形,这是雪神称六的原因。古人对于雪花六角之形早已观察了解。西汉韩诗学创始人韩婴《韩诗外传》:“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见唐代综合性类书《艺文类聚》卷二“天”下)。草木之花多为五瓣,但雪花是六瓣。因此,“六”是对雪花外部形态的描绘。又,“六”为至阴之性,以“六”名雪,无论是形态,还是人们的哲学观念,都是合适的。于是,雪花“六出”成为习惯用语,流行于诗文歌咏之中。现今,我们所见到的关于雪的描述,“六出”是一个代表性的词汇。即使是在唐代,“六出”依然是雪花的代名词,雪神名六,其出处来自于此。那么,为何“六”字前面,又加上个“藤”字呢?这是因为,《孟子》滕文公篇记载了滕文公去世后,下了一场大雪,不便按时举行葬礼。惠子说,这是先公想稍微停留一下,安抚社稷江山,所以降大雪延迟殡葬日期。说明滕文公之死可以通过降雪改变葬期,这岂不是说人类能够主宰冰雪的降与停吗?滕文公非雪神而何?这样,雪神滕六便诞生了。
著:同着,意思是附着。
甃:1、井壁。2、用砖砌。意思是以砖砌的井壁。
其一诗的大意是,寒江上的波浪不停地翻滚,几乎打湿了大半个天空,北风吹刮得雪花乱舞。忽然间,风平浪静了,渡船稳定了。好像碧绿色琉璃上的琼花盛开。船上特地载着像唐代大诗人孟浩然那样的大诗人。
其二诗的大意是,腊月已经到了尽头,雪花不再飘飞到家里了。大白天,玉沙般的雪花洒到波浪起伏的江面上。随后,在琼花般的田地上,长出了茁壮的花草,更像在玉树上绽开了银色的花朵。
其三诗的大意是,雪花吹到醉意惺忪的面庞上,皮肤却不知道寒冷。迈开双脚,信步走遍了千山万水。玉砖砌筑的水井、琼花装饰的街市,绵延了三十里。空中,还飘舞着像柳絮一样的雪花,给各位观看。
在《杨万里诗文集》第253页这三首组诗之后,还有两首七绝组诗《山居雪后》,写得也很美妍。其一曰:“春近能馀几许寒?雪花才落便销残。青松梢上兰根下,犹得三朝两日看。”其二曰:“一点红尘未敢生,松间雪后政堪行。日光半破风微度,时作高林落果声。”以这两首诗比照着阅读,可以更加深刻而全面地理解和诠释上述三首诗作。
2022年6月2日15时5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