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我青鞋第一痕——杨诗欣赏之九十八

标签:
文化 |
文/朱成坠
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杨万里先生被任命为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待次一年。淳熙七年(1180年),他离开家乡吉州吉水,沿赣江溯流而上,前往广东常平赴任。
正月初五一大早,船行至庐陵县界的大皋渡,诗人被沿途景色吸引,有感而发,作了绝句组诗《庚子正月五日晓过大皋渡》。其一曰:“雾外江山看不真,只凭鸡犬认前村。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
其二曰:“危沙崩岸欲侵墙,直下清江百尺强。过了笋舆元为觉,忽然回首冷思量。”
其一诗的大意是,前两句,写的是诗人在破晓时船行江上的感受。舱外的赣江和岸边的山峰全都被大雾笼罩着,隐隐绰绰,看不真切,只能凭着鸡和狗的叫声,知道前面有了村庄。
后两句,写的是,诗人从船舱里走出来,但见雾气已在船板上凝结成霜,竟然像下雪了一般,脚踏上去,便留下了第一履的鞋印。青鞋原指草鞋,这里诗人只是用青鞋代指鞋子,以与“霜如雪”的色彩相对而已。晚唐诗人温庭筠《商山早行》诗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之句,写清晨所见之情景,足以印证诚斋先生的诗句。这里“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则有诗人自己的参与,写出了诗人留下鞋印的喜悦之情。正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后人从这“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悟出了其蕴含的象征意义,常用以形容在某件事情上迈出了关键一步,或者事业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或者所做的工作是前所未有的,具有开创性。
其二诗的大意是,危险的沙岸几乎要崩塌了,清澈的赣江飞流直下,流速一下子可以达到上百尺。诗人坐上了轿子,开始时并没有什么感觉,忽然回过头,远望故里,觉得相当舍不得,有依依惜别的家乡情结。
正月五日:是中国传统年俗,俗称破五。这一天,有一种叫作“赶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的风俗。还有迎财神的习俗。黎明即起,燃放鞭炮、打扫卫生,表达了中国老百姓辟邪除灾、祈祥纳福的美好愿望。“破五”含有“送年”的意思,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除夕以前的状态。老北京有民谣《爆竹一声把张开》:“鞭炮一响把张开,招财童子两边排,增福增禄又增财。一撒金,二撒银,三撒骡马成了群,四撒摇钱树,五撒聚宝盆,五子登科六六顺。”清代才子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同时代诗人蔡云的一首竹枝词,其中,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
笋舆:就是竹舆,指竹轿子,即用竹子编成的轿子。亦称编舆。后泛指马车。北宋诗人王安石《台城寺侧独行》,有诗句曰:“独往独来山下路,笋舆看得绿阴成。”南宋文学家、岳飞之孙岳珂《祝英台近.瓮城高》:“瓮城高,盘旋近,笋舆稳。”南宋大诗人陆游《大醉归南禅弄影月下有作》,有诗句曰:“天风吹笋舆,快若凌空游。”清代诗人赵翼《山行杂诗》,有诗句曰:“我老不能行,笋舆代步履。”
杨万里先生,刚到正月初五,就急匆匆地赶赴广东常平赴任,没有办法继续留在家中,与亲人团聚。说明诚斋先生以公事为重,以家事为轻,公私分明的为政态度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绝对是那个时代的一名勿忘责任,牢记使命的清官和好官。
2022年6月13日9时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