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睡起莞然成独笑——杨诗欣赏之八十八

(2022-06-08 18:57:56)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午间休息,古人叫午憩。诚斋先生在生活中,经常午憩。他的诗歌里,出现午憩的字眼也相当多。甚至,有的诗题就直接命名为“午憩”。

有一年,从南宋都城临安返回江西吉州吉水老家,在浙江江山境内,诚斋先生特意写了名为《午憩》的诗,这是一组二首的七绝。

其一曰:“嫩绿桐阴夹道遮,烂红野果压枝低。日虹细草香无价,况有三枝两朵花。”

其二曰:“晴边雨后麦秋时,风色轻轻日色微。已隔深溪仍蘸水,却教人折野蔷薇。”

杨万里先生还有五绝《午憩堆钱岭》二首,其一曰:“蚤作难为饭,前途又苦饥。尘劳正未了,眠食且随宜。”

其二曰:“小憇那思去,追程得更迟。馆人只冷眼,还为惜奔驰。”

杨万里先生另有五律《午憩马家店》,诗曰:“两日田间路,泥深恼杀侬。却从平地起,再入乱山中。水送随行日,窗留退后峰。生衣兼草靸,年例试春风。”

睡起莞然成独笑——杨诗欣赏之八十八

南宋大诗人陆游五律《小憇》,诗曰:“徐行散腰背,小憩啬精神。休养观书眼,调娱宴坐身。青飐我家旧,红粟太仓陈。温饱无余事,寒龟息自匀。”

昵称五笔先生的当代业余诗人《山上小憩》,诗曰:“神秀天间看云烟,柳槐动静草漫山。瘦叟兴致随风度,亭下泉石自在闲。”

自古以来,我国就讲究午憩,无论是“三顾茅庐”刘备拜访诸葛亮,还是北宋学者杨时、游酢“程门立雪”拜谒老师程颐,都避免在午憩时叨扰被拜见者。《红楼梦》里,也经常提到贾宝玉、贾母、李纨等人午憩,这一切,都说明古人有午憩的习惯。在中医看来,午憩不仅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养生方式。午间小睡,是活力的充电站,是精神的加油站,可以让人们能够精力充沛、能量十足地应付午后的学习和工作。

午憩有着诸多的好处。一是,降低血压。二是,保护心脏。三是,改善心情。四是,恢复体力。

午憩,虽然只是打个盹,但也不可太随便。不宜坐着或趴在桌子上,这会影响血液循环,让人醒后头昏、眼花、乏力。午憩姿势应该是舒服地躺下,平卧或侧卧,最好是头高脚低,向右侧卧。

北宋宰相蔡确《夏日登车盖亭》,诗曰:“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说的是,午间休憩,仰卧竹床,枕着石枕,隔着纸屏,悠然入梦。醒后,莞然一笑,听得数声渔笛在沧浪之水间鸣响了,何其悠哉。

20226818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