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地吹香破梦魂——杨诗欣赏之七十九

(2022-06-05 23:04:33)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古时,读书人,读书时间长了,感觉疲倦了,往往会打个盹,休憩一会儿,诚斋先生也不例外。这不,有诚斋先生自己的诗作可以佐证,诗名《钓雪舟倦睡》,诗曰:“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政昏昏。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在这首绝句的前面,作者有一段小序,序曰:“予作一小斋,状似舟,名以‘钓雪舟’。予读书其间,倦睡,忽一风入户,感瓶底梅花极香,惊觉,得绝句。”

钓雪舟:诗人的书斋名,因其形状像小舟,故名。政:同正。梦魂: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遂称“梦魂”。

这首诗的大意是,钓雪舟书斋,虽然是一间小阁楼,却窗明几净。某日,阁门虚掩着,书桌上的诗书随意地置放。诗人看书倦了,正在昏昏沉沉地瞌睡时,却被一阵梅花的香气惊醒了,打破了诗人的好梦,使得诗人有些懊恼。

特地吹香破梦魂——杨诗欣赏之七十九

看了许多诚斋先生的诗歌,这一首,让我颇觉意外。这是杨万里先生的一首书斋倦睡诗,是很少见的。该诗最为绝妙之处在于将生活中的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事,写得极其生动有趣,表现了诗人对于书斋生活的热衷,也体现了诗人诗风的“可爱灵动”。

“小阁”、“明窗”、“半掩门”,是对钓雪舟的具体描写。一个“半”字,极为重要,是让花香吹进来的先决条件。“看书”则是导致诗人“昏昏”、“倦睡”的原因。一个“政”字,表明了诗人渐入梦乡的状态。“无端”二字,是说无缘无故,好没来由,就惹恼了梅花。一个“恼”字,可作全诗的诗眼。正话反说,明明心中充溢了欢喜,却偏偏说“恼”。这就使得梅花人格化了,好像梅花是故意来挑逗诗人似的,为平淡无奇的书斋生活增添了一抹鲜活生动的亮色。书斋生活本来是乏味的,诗人却能写得如此活灵活现,真不愧是大自然的曼妙歌手。“特地”二字,表面上是说梅花对于诗人的眷念,实际上则是诗人对于梅花的偏爱。“吹香”,写出了梅花清香袭人的特点。“破”字,通过动作描写,言明是梅花的馨香惊破了诗人的梦魂,多么高雅,多么灵动,多么让人沉醉。一幅活生生的画面,却被诗人演化成一出好戏,足见杨万里先生诗风“可爱”的一面。

这首绝句,栩栩如生地将诗人在书斋里读书时的随心所欲,漫不经心的状态,纤细无遗地展现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体悟。

历朝历代写作书斋的诗歌为数不少。如:晚唐诗人杜牧《留题李侍御书斋》,诗曰:“曾话平生志,书斋几见留。道孤心易感,恩重力难酬。独立千峰晚,频来一叶秋。鸡鸣应有处,不学泪空流。”再如:晚唐五代诗人杜荀鹤《书斋即事》,诗曰:“时清只合力为儒,不可家贫与善疏。卖却屋边三分地,添成窗下一床书。沿溪摘果霜晴后,出竹吟诗月上初。乡里老农多见笑,不知稽古胜耕锄。”又如:北宋诗人王禹偁《书斋》,诗曰:“年年赁宅住闲坊,也作幽斋看道装。守静便为生白室,著书兼是草玄堂。屏山独卧千峰雪,御扎时开一炷香。莫笑未归田里去,宦途机巧尽能忘。”还如:南宋诗人徐献可《书斋》,诗曰:“十日书斋九日扃,春晴何处不闲行。瓶花落尽无人管,留得残枝叶自生。”余如:元代诗人仇远《书斋》,诗曰:“谷雨宜晴花乱开,一壶春色聚书斋。园林此后无车马,竹杖芒鞋政自佳。”

由诚斋先生的钓雪舟书斋,拉拉杂杂地写下了如上文字,都是关乎书斋的内容。古往今来,文人学士十分重视书斋,处心积虑地为自己建造或寻觅一处幽静的书斋,作为攻读的处所。他们大都会为自己的书斋命名,选取一个雅致隽永的名称,作为永久流传的记录符号。君不见,为数众多的书斋真的成为这些人的代称了,甚至,人们会以书斋指代其名,而不复以其姓名字号称呼其了。

202265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