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招得榴花共一觞——杨诗欣赏之七十四

(2022-06-03 08:05:38)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今日,农历壬寅虎年五月初五,时逢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林林总总,大约有二十多个名称。端午节又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酒食粽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飞龙在天”是吉祥之日,因此,端午为民俗之中一个吉利祥瑞的节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历史传承之中。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因为忧国忧民,悲愤至极,遂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同时,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的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史内涵,在传承发展中糅合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的内涵或细节上的差异。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全球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祝端午的活动。2006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又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2021102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发布,2022年端午节:63日到5日放假,共三天。

端午节最为出名的习俗是裹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拴五色线、插艾草和菖蒲、赛龙舟等。现今,除了在家吃粽子,门前插艾草和菖蒲、有组织的赛龙舟之外,其他的习俗几乎不见踪影了。即使食用的粽子大多也是外购了,不复家制了。缺乏了全家一起动手,包裹和吃食粽子,其乐融融地欢度端午节的热闹气氛了。

招得榴花共一觞——杨诗欣赏之七十四

因为,端午节古已有之,相传楚国爱国诗人屈原闻知秦军攻占郢都,楚亡国,遂投江自尽。当地老百姓得知后,就包裹饭团,投汨罗江,喂食鱼类,企盼鱼类不食屈原的遗体。

诚斋先生身处南宋时期,当时的人们也是过端午节的,杨诗里,就有这方面的记载。粗粗搜寻一下,便发现有九首之多。如:《久病小愈,雨中端午试笔四首》《端午独酌》《端午病中止酒》《端午后顿热》《端午前一日含笑初折》《端午前一日阻鄱阳湖观竞渡》。

《久病小愈,雨中端午试笔四首》其一曰:“病较欣逢五五辰,宫衣忽忆拜天恩。旧时叠雪含风眼,今看空山雨点痕。”其二曰:“爱与陈玄酷作绿,余波染指黑烂班。呼童汲水无来底,自掬垂檐一滴悭。”其三曰:“春去无花可得攀,石榴不艳却明鲜。昨朝花发今朝落,留得梢头一蒂看。”其四曰:“月季元来插得成,瓶中花落叶犹青。试将插向苍苔砌,小朵忽开双眼明。”

《端午独酌》诗曰:“招得榴花共一觞,艾人笑杀老夫狂。子兰赤口禳何益,正则红船看不妨。”

《端午病中止酒》诗曰:“病里无聊费扫除,节中不饮更愁予。偶然一读香山集,不但无愁病亦无。”

《端午后顿热》诗曰:“只今新暑已歊然,作么禁当六月天。飞上风前最凉处,年年输于柳梢蝉。”

《端午前一日含笑初折》诗曰:“一点瓜香破醉眠,误他酒客枉流涎。如何滴露牛心李,化作垂头玉并莲。”

《端午前一日阻鄱阳湖观竞渡》诗曰:“恶风夜半阻归船,端欲留人作胜缘。千里携家观竞渡,五湖新涨政黏天。”

九首诗中,有五首是病中所写,其中四首是久病小愈之后,于端午节这一天的试笔之作。另一首,则是病中停止饮酒所撰之诗。其他四首的内容分别是写诗人独酌、观看龙舟竞渡、欣赏含笑花、端午后变热的天气。看来,端午节期间,诗人往往身体欠佳,患有疾病。即使无病,诗作也没有什么重大的题材,只能在饮酒、看龙舟赛、赏含笑花、体会天热的范围里打转转。

端午,正是榴花开放的时节,榴花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的代表花卉。初夏,在浓浓郁郁的绿叶中,四围纷纷燃起了一片片赤红。开在碧翠枝头的石榴花,就像一团团包不住的火焰,噗地一声绽开了,景色非常地撩人。

古人描写榴花的作品是相当多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题山石榴》,诗曰:“一丛千朵压阑干,翦碎红绡却作团。风袅舞腰香不尽,露销妆脸泪新干。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蚕生泥玩亦难。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唐代大诗人韩愈《题榴花》,诗曰:“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中晚唐诗人施肩吾《山石榴》,诗曰:“深色胭脂碎剪红,巧能攒合是天公。莫言无物堪相比,妖艳西施春驿中。”晚唐诗人杜牧《山石榴》,诗曰:“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晚唐诗人李商隐《石榴》,诗曰:“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北宋诗人王安石《咏石榴》,诗曰:“今朝五月正清和,榴花诗句入禅那。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诚斋先生在《端午独酌》中,一开篇就是“招得榴花共一觞”,在这端午佳节里,榴花盛开,缤纷冁然,景色宜人。本人虽然不善饮,但是,为了欢度端午,也应该效仿诚斋先生,酌饮一觞醪酒,并吃食美味可口的粽子,以示庆贺了。

20226375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