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自吹船船自行——杨诗欣赏之四十一

标签:
文化 |
诚斋先生有一首小诗,写得很有情趣,津润活灵。这首诗名为《渔舟》,写于杨万里出任迎送使节,赴淮河边境,与金国交际后,返回南宋都城临安,途近临平,夜过长安闸之前,看到河道上有渔夫驾舟捕鱼,见景起兴,遂写下了此诗。
小诗很短,为七言绝句。诗曰:“绝小渔舟叶似轻,荻篷密盖不闻声。无人无钓无蓑笠,风自吹船船自行。”
诗的大意是,小小的捕鱼船似乎非常轻盈,芦荻铺盖的船篷密不透风,听不到舱内人语的音响。船面上,没有人,也没有钓鱼,更没有簔笠。任由风儿自然地吹驱着渔船,渔船独自地前行。
首句,说的是,渔船非常小,像一片叶子那样的纤巧。我不由地回想起了诚斋先生在这首诗之前的第二首诗里,曾经写过的《垂虹亭观打鱼斫鲙》其三,内有一句诗“六只轻舠搅四旁”。意思是,六只小渔船团团地围绕在两艘大渔船的周边。舠,即形状如刀的小船。本诗中所说的这叶偏舟,也即诚斋先生前面所说的轻舠。这后首诗称渔船似叶,而前首诗却称渔船似舠,叶与舠,特别是舠,用来比喻渔船,无疑是非常确切和妥贴的,也是现代人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出来的。这就是古人与今人在掌握汉语词汇方面的极大差距,也是需要今人更加精心蓄意地锻字炼词,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表述水平。
次句,说的是,芦荻叶片密实地敷盖的船篷,隔音效果极好,里外均不能听到声音,舱内的客人尽可以放心地大胆地说些私密话,而不会为外人知晓。
三句,说的是,渔船上没有他人,没有钓客,也没有穿蓑戴笠的渔夫。言明,这艘渔船上,仅仅只有诗人一个人,诗人尽可以自由自在地活动,而,不必担心影响到外人。这种独一无二、安静平和的环境,为诗人歌吟赋诗,提供了优雅而舒畅的条件,真的是诗歌创作的绝好空间。
尾句,说的是,借助一川好风,渔船自由地前进,不需要依靠人力的摇橹划桨拉纤。虽然,有点缓慢,但是,渔船却轻滑地如同一只掠水的燕子,迅捷地穿梭而过,留下一串串发光的水痕,漾漾地扩展成水旋,慢慢地消逝。那种妙境,那种奇景,绝对是值得人们久久地回味,留存于脑海之中,不会轻易地忘却。
这首诗,颇有点类似唐代开元盛世期间的山水田园诗人韦应物的七绝《滁州西涧》的意蕴。其诗曰:“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以情写景,由景表意,倾心地描述了自己喜爱的自然景色。作者淡然的胸怀随之流露出来,忧伤之余,也显示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与诚斋先生的人生态度和创作风格有些类似,值得人们比照着欣赏和体悟。
2022年5月17日17时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