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缘悭一面心相通

(2022-05-16 11:24:29)
标签:

文化

/沈 栖

屈指算来,我与《中老年时报》相识、相知已有八个年头了,在副刊上发表了30多篇文章。虽说编辑换了几任,与他们从未谋面,但灵犀相通,保持着一种愉快、有效和相互信任的挚友关系。

我是主动“靠拢”《中老年时报》的。平素喜欢写杂文,在《杂文月刊》《杂文选刊》《报刊文摘》上常读到转载《中老年时报》副刊上的佳作,于是萌生向这一颇有声誉的纸媒投稿的念头。芜文发出第二天就收到编辑的回复:待编。编辑如此及时地回应作者并告之处理意见,足见其对作者的尊重。这篇文章就是201494日见刊的《狗粪惹出的事》。之后,我每每投稿,编辑都会旋即答复,或表达感受,或交换看法,或婉转提出修改意见。更有甚者,去年以来,编辑还将刊有芜文的编排大样提前传发于我,作为作者的最后自校。芜文刊出后旋即寄上样报。我与不少城市的纸媒副刊都有联系,像《中老年时报》这般做法不说仅有,也是罕见的。

缘悭一面心相通

编辑退稿是常有的事,即便是成名作家也会有被退稿的经历。这些年来,我被《中老年时报》退稿了七八回,但这并不影响双方的亲密、忠实的合作伙伴关系。究其原因,是编辑退稿不“退人”,使得我屡被退稿而从未“退志”。其实,编辑退稿缘由诸多,除了稿件的质量问题外,还有来自编辑的考量,如:同质性稿件不可重复,敏感话题不宜刊用,有悖副刊宗旨不适发表,甚或文章过长而修改后仍不符合要求也会是编辑退稿的理由。退稿当是编辑的权利,问题是要让作者明了何以被退稿而引为镜鉴。某些报刊编辑对有一定影响力的作者来稿不置一词,泥牛入海,时间一久,作者便会进退维谷,自然疏远了编辑。《中老年时报》编辑退稿不“退人”,当是顾念作者辛勤笔耕的价值。

作者投稿,编辑编稿,看似前者主动,后者被动。其实不然,《中老年时报》在处理编辑与作者关系时,采取的是一种“双向互动”。如2021年初,《中老年时报》新辟“讲述版”,围绕时下某个中老年热门话题,采访多名当事人以第一人称自述方式诠释题旨,有故事,有对话,有评论。编辑将这一策划的总体思路和选题计划告之,并传了已刊出文章的版样模板,希望我参与。我欣然接受,花了一个星期时间采访了五位老年人,以《幸福的视频生活》为题,分别讲述他们没有被小小的智能手机挡在“快乐生活”门外,而是通过家庭、社区等多种渠道主动学习和掌握现代通信工具,融入信息时代。

我任《上海法治报》副刊“法治随笔”编辑也有20多年了。我认为:一个称职的编辑不止是要有一支固定的高水平作者队伍,以争取“第一时间”刊出佳构美文,还要披沙拣金,不断发见新人,以壮大作者阵容。《中老年时报》副刊编辑委实做到了这一点。几任编辑都诚恳希望我介绍本埠和杂文圈的文友,以保持稿件的质量和信息量,保持纸媒的稳定和活力。我当不吝荐之。

每一份纸媒副刊的成功都是编辑与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祈盼年届“而立”的《中老年时报》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日臻成熟、兴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