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只馀一面拨醅红——杨诗欣赏之三十六

(2022-05-14 20:21:22)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古人描写夕阳的诗篇为数不少,其中,直接以夕阳作为诗名的也屡见不鲜。仅仅大唐一朝,就可举出好多首,如韩偓、郑谷、李中和陆龟蒙等人,都曾写过《夕阳》。

晚唐大臣、诗人韩偓《夕阳》,诗曰:“花前洒泪临寒食,醉里回头问夕阳。不管相思人老尽,朝朝容易下西墙。”唐朝末年著名诗人郑谷《夕阳》,诗曰:“夕阳秋更好,敛敛蕙兰中。极浦明残雨,长天急远鸿。僧窗留半榻,鱼舸透疏篷。莫恨清光尽,寒蟾即照空。”晚唐农学家、诗人陆龟蒙《夕阳》,诗曰:“渡口和帆落,城边带角收。如何茂陵客,江上倚危楼。”五代南唐诗人李中《夕阳》,诗曰:“影未沈山水面红,遥天雨过促征鸿。魂销举子不回首,闲照槐花驿路中。”

诚斋先生描写夕阳的诗,未与夕阳同名,冠之曰《晚日》,虽异乎寻常,却不同凡响。请看诚斋先生的《晚日》绝句组诗,试着比较一下吧。

其一曰:“日影穿波跳碎银,波光弄日走寒星。一时飞入船窗里,万草千花变未停。”

其二曰:“贪看波日弄船窗,奇观人间不作双。忽被竹阴偷卷去,只馀一面拨醅红。”

其一诗的大意是,在太阳的照射下,日光闪掠在起伏的波面,仿佛于水上跳跃起碎银散金,水光粼粼。天空中,似乎在闪耀着寒星般的清泠光芒。倏忽间,波光水影跃入了船窗里,好像万千花草一样不停地变化着。

其二诗的大意是,非常喜欢观赏阳光映照船窗,这种人间奇观不可能重复地看到。忽然被竹林的浓荫遮蔽了,只留下一处很小的洞孔,能够透过缝隙,看到如同刚刚酿好的酡红色的醇酒被阳光随意地拨弄着。

只馀一面拨醅红——杨诗欣赏之三十六

这两首杨诗,虽然,自然朴素,清淡直白,但是,却也让人心旌摇漾,思兴频泛。激发连连的诗潮,阵阵地滚来,叫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让人一门心思地琢磨杨诗的内在含义。杨诗看似描写自然风景,却在表达某种弦外之音,撩人品赏,浮想联翩。诚斋先生似乎在告诉世人,大自然的风光无限好,可也得及时地悦览和享受,绝对不能辜负自然界的给与和施舍,不能拒绝造物主的慷慨和豪爽。如果,临近晚日,却依然感情冷漠,无动于衷,那未免有点阿木林了。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乐游原》一诗里,写道:“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此诗的意思是,傍晚,心情不太舒畅,驱车登上乐游原。虽然夕阳无限好,可惜已经接近黄昏,美景即将转瞬而逝。

前些年,旅游陕西省西安市大唐芙蓉园时,向晚出园,忽见,街边的路牌上书有“乐游原”三个字,心底不禁为之悸动。哦,这里就是唐诗里面常常说道的乐游原啊?现在,一马平川,车水马龙,毫无李商隐诗中的那种惆怅而落寞的意蕴。脑海里,顿时,生出了叶剑英元帅的《八十抒怀》诗,诗曰:“八十毋劳论废兴,长征接力有来人。导师创业垂千古,侪辈跟随愧望尘。亿万愚公齐破立,五洲权霸共沉沦。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晚日,余辉满天,夕阳,彩霞遍野,真的是晚日依然美,夕阳照样红。

2022514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