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山何故总无根——杨诗欣赏之三十四

(2022-05-13 17:44:08)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拂晓时分,行船到了富春江的富阳段,此刻,诗人借此机会,站立船头,透透空气,并纵情地眺望江岸附近的风景。秋天江流的雾霭笼罩了前面的村庄,极目四面八方的天空,只有一朵朵的白云在飘游,忽然看见有几座山峰从云海之上浮现。可是,这么俊俏的山峦为什么就是看不见山脚呢?

这首诗的结句,没有道明,是浓密的白云遮住了山脚,而是说,山没有根。这确实有点出乎一般人的预料,但是,却又在情理之中。让人觉得诗意顿生,平易之中显奇崛,浅淡之间出精妙,非常撩心,十分诱人。

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篇呢?请看诚斋先生的《富阳晓望》,诗曰:“江氛海雾暗前村,四望秋空一白云。忽有数峰云上出,好山何故总无根?”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素朴晓畅,如同大白话一样,没有什么诘屈聱牙、晦涩艰深之处,即使初识文字的平头百姓也都能看得下去,弄得明白。

好山何故总无根——杨诗欣赏之三十四

杨诗所说的江,就是现今浙江省的钱塘江。该江分为数段,名称也各有别。靠近千岛湖(即新安江水库)段,名为新安江,靠近桐庐富阳段,名为富春江,靠近杭州海宁段,起始萧山区的闻家堰,名为钱塘江。至于位处新安江、富春江和兰溪江交界的三江口,横溯南上的江段,则名为兰溪江,亦名兰江。

整条钱塘江,古称浙,全名为“浙江”。浙江,又名“折江”、“之江”、“罗刹江”。最早提出钱塘江源头的是《汉书.地理志》,该书简略地提出浙江“水出丹阳黟县南蛮中”。《后汉书.地理志》,又提出“浙江出歙县”。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肯定了《汉书》《后汉书》中的说法。此后,人们一直把新安江上游作为钱塘江的源头。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地理工作者实地考察后,认为钱塘江发源于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开化县马金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电力工业部上海水利发电设计院和浙江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联合组织的钱塘江查勘队,对钱塘江进行了流域性的水利资源的查勘,确定钱塘江源出浙皖赣三省交界处的莲花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一些学者和新闻工作者再次组织了江源勘查,提出了最新的意见,认为钱塘江源头,应该在安徽休宁县龙田乡境内。

钱塘江流域位于浙江省西部,有南、北两源,均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北源也是正源,新安江经淳安至建德,与兰江汇合,东北流入钱塘江,是钱塘江的正源。钱塘江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89忆立方米,据2009年勘测,水资源总量为352亿立方米。总用水量为79亿立方米,总耗水量为44亿立方米。钱塘江流域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是浙江省第一大河,它世代孕育着浙江文明。

笔者年轻时,曾经辗转于皖南各县,参加小三线工程的建设,对于此处还是比较熟悉的。即使,离开皖南多年,几乎每年都要返回故地,寻访旧时踪迹,缅怀青春芳华。只是这两年,为疫情所羁,没有机会再去。虽然,心中亟欲前往,但是,终也无可奈何,只得作罢。

曩时,我也曾经到过位于休宁县境内的群星材料和新光金属厂。这两家三线厂就在莲花尖下的群山之中。当时,进出皖南的休宁和江西的婺源,必须翻越高高的芙蓉岭,那山真的是高哟,汽车盘旋地爬上去,都显得相当地吃力。于今,修建了高速公路,天堑变通途了,车辆一哧溜就飞驰就去了。真的是旧貌变新颜,气象焕然了。

2022513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