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妈的遗照

(2022-05-07 15:53:14)
标签:

文化

/沈 栖

转眼老妈已离开我们整整六年了,每每思念都会有一种遗憾暗袭我们兄妹的心际:没能替老人家留下一张满意的遗照。

老妈弥留之际,我们在忙乱地准备后事时,没有忘记替她寻找遗照。可是,翻箱倒柜四处搜查,难觅她的近影。在唯一的一本旧相册里,张贴着一批泛黄的相片,那也是我们兄妹不同年龄段的照片,略为清新的是我们子女的倩影,而她和老父的面影只是停格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枯坐一旁的老父凄然地说:“别找了,你妈和我不知多少年没有拍照了。”他指着电视机旁的一张合影照:“这也是街道今年重阳节替我们90岁以上老年夫妻照的,看看行不行?”

那年,我父亲94岁,老妈91岁。相片中两位老人恩爱相依,但毕竟年届鲐背,且不说鬓发斑白而稀少,肌肤松弛而干枯,就是脸部表情也显得迟钝,眼神略带呆滞,更为差异的是,在我们记忆中,中年老妈是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到了80岁后,患上了白内障,她就摘下了眼镜。我们仔细端详着这张合影照,老妈显得太老态,太猥獕了。但是,委实没有选择,我们只得上照相馆经过处理,截取一半作为老妈的遗照。如今,它就悬挂在家室和镶刻在老妈的墓碑上。

老妈的遗照

父母养育我们兄妹四人,历尽艰辛。老妈是纺织厂女工三班倒,还要长年累月地操持繁重的家务。她的全部精力都花在了相夫教子,对己省吃俭用,拍照对她而言,宛如“奢侈品”,半个多世纪没有留下自己的面影。但父母却每隔两三年拉我们兄妹去照相,为子女留下了成长的足迹。即使在手机普及的年代,老人也是婉拒给他们拍照,说是“老了,没意思呵!”其实是想把镜头让给子孙,使后代多一些形象记录。而我们顾影自怜,一个劲地留影,却没有给老人保存一份弥足珍贵的记忆。如今反顾,愧疚不已!

遗照是活着的人给亡者选择的最后一张相片,也是亡者遗存于世的最后一份记忆。其形象理应自然些、精神些,老妈的遗照却没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它没有选择的余地。倘若当年我们能多给她照相,“十里挑一”,也不至于此。我们当要检讨尽孝的不足。

其实,老人在精神和思维尚可的情形下,不妨也主动意识到日后总要派上用场的遗照问题。韩国电影《八月照相馆》中有个镜头:有位七秩老太梳着整齐发髻,独自来照死后预备在灵位前摆放的遗照,她对照相馆主人正元说:“你给我拍得好一点啊,一定要好一点啊!”如此洒脱,似无禁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