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舞破东风去却回——杨诗欣赏之二十五

(2022-05-06 19:15:54)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诚斋先生返回都城临安,任职京官。时常与同僚或诗友,游览西湖,赋诗唱和。

一年的上巳节,即农历三月三,按照古代传统的习俗,诚斋先生邀约了四位好友,一同游湖。兴致所至,赋诗十绝句。诗题为《上巳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顺伯、林景思游春湖上,随和韵得十绝句呈之同社》

这十首绝句,都不错。为了精简篇幅,我不得不忍痛割爱部分,只能选择五首,录于此文之中,作为欣赏的作品。

其中,第二篇,诗曰:“总宜亭子小如拳,著得西湖不见痕。湖上轩窗无不好,何须抵死拣名园?”

第三篇,诗曰:“孤山山后北山前,十里长堤隔两边。一行垂杨绿无缝,石桥通处过春船。”

第七篇,诗曰:“湖上春游只爱晴,何朝何夕不晴明?绝怜疏雨微云里,点缀湖山分外清。”

第八篇,诗曰:“凭久栏杆可一杯?湖山飞入水中来。多情燕子能相劝,舞破东风去却回。”

舞破东风去却回——杨诗欣赏之二十五

第十篇,诗曰:“岸上湖中各自奇,山觞水酌两相宜。只言游舫浑如画,身在画中元不知。”

这五篇诗,笔者反复阅读,再三回味,觉着第八篇最佳,冠于其他各篇。

所选第一篇,大意是,诗人认为湖心亭虽然小如拳头,放到偌大的西湖之中,几乎看不到它的痕迹。西湖小亭的风光也是极其旖旎的,为什么挑三拣四地拼命寻找所谓的名园呢?

所选第二篇,大意是,在孤山的北面,北山的前面,十里长堤隔开了西湖的东西两侧,堤上一长溜枝叶飘曳的杨柳,绿荫葱郁,几乎浓密得不透丝缝。只有长堤的石桥下,可以通过春游的船舫。

所选第三篇,大意是,从来春游都喜欢晴日,但是,不可能每一天都是爽朗的好天。十分值得怜惜的小雨微云,点缀得青山绿水格外地分明。

所选第四篇,大意是,凭栏远眺的时间长了,湖光山色似乎飞到水面上了。善解人意的多情燕子似乎在帮忙劝说诗人,能不能饮上一杯美酒。燕子随着东风不停地掠翔,飞去了,又飞回来。

所选第五篇,大意是,西湖与岸畔的风景,各有各的奇妙冁然之处。人们可以山水作为酌饮的伴侣,无论如何,都是适宜的。人们总喜欢称赞彩舫,好像如梦如幻的画图一样,人们不能身在画中却不自知。那不岂不是浑然如痴,木知木觉了吗?

这次选择诚斋先生的诗歌,供我欣赏,数量是历次最多的。因为,我翻阅之后,觉得这五篇几乎均为上品,舍不得放弃,故一起收录于本文之中。

诚斋先生这组诗歌,是其就任京官之后的作品,与以往外放履职时的诗篇,有着很大的不同。以往,杨诗多为率性而吟、自然清新的山水田园诗,这次却是宦游唱和之作。虽然,也不乏真情实感,但是,总觉得有点走味了,乏善可言也。这就应证了“诗随情生,情境交融”的老话了,杨诗也没有完全脱离这一规律。

20225618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