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心向春尽
标签:
文化 |
翻阅李商隐的《落花》诗,全首的结句为“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意思是,花飞春尽,春逝人悲,曲折缠绵,无限伤感。因此,“所得是沾衣”,泪湿春衫,异常寂寞。把玩许久,遂想起了唐代的大小“李杜”。
唐代有两对“李杜”,一对为盛唐时期的“李杜”,即李白和杜甫;另一对为晚唐时期的“李杜”,即李商隐和杜牧。人称前一对为大“李杜”,后一对为小“李杜”。
大“李杜”中的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盛唐时期杰出的大文豪,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于醉醺时所著,挥洒自如,直抒胸臆,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另一位为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代表作有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等,人称其为“诗圣”。
小“李杜”中的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擅长律绝,构思缜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的风格,代表作有《锦瑟》《夜雨寄北》《贾生》等,人称“诗魂”。
杜牧,字牧之,也为晚唐著名诗人,一生仕途不得志,但,作品却十分出色,他的诗、赋、古文均负盛名,其中,诗的成就最大,代表作有《秋夕》《清明》《江南春》《赤壁》《山行》等,人称“诗鬼”。
这两对“李杜”,恰如双子星座,在唐代诗歌的天空上,熠熠闪光,照耀千古。他们都是我十分喜爱的唐代大诗人,他们的作品引我至深至久至迷。他们的诗,诗意隽永,馨香绵远,类似檀香橄榄一般,一直让人咀嚼不止,回味无穷。
李白的诗,我在读小学时,就被其《望庐山瀑布》所吸引。诗曰:“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得极其通俗易懂,一下子,就抓住了作为小学生的我的心,灵魂震撼,心魄摇漾。
杜甫的诗,也是在读书时,最早接触到的便是那首《绝句》,诗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浓浓的乡愁,细腻的内心活动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李商隐的诗,最为吸引我的则是《锦瑟》,诗曰:“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此诗是李商隐最难解读的作品之一,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感叹。尽管,那时,我年幼识短,但是,它却紧紧地扣住了我的心弦。作品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和幻化的感受,转为视觉的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出朦胧的世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意境,以此传达出真挚浓烈而又幽静深沉的感情。全诗词藻华美,含蓄婉曲,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杜牧的诗,留给我极其通俗而邃远的印象。小学时,曾经读过的《山行》,给我印象极深。诗曰:“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这首诗,描绘出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了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出作者的恬淡逸兴和豪荡思致。作者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体现自然美的形象,並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的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焕发。
今日,虽然,春雨绵绵,下个不停,但是,融霖于情,芳心向春尽。不知不觉中,涂抹了以上的几许文字,以表达我对春君的迎迓和拥抱。
2022年3月25日10时10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