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读书笔记 |

2022.4.27 1.上好礼,则民易使也:遵守规则,才能解决混乱。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居上为者如果能够依礼而行,民众就容易管理了。当上层的管理者,守礼节、讲规矩,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时,民众自然就会相信他,容易被领导。 2.修己以敬:恭敬认真,是谓君子。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子路问孔子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孔子告诉他,一个人让自己有好的修养,能够做到恭敬认真就可以了。子路不服气,也许他觉得孔子的回答太敷衍了,认为老师给他提的要求一点都不高端,所以他接着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更多的去帮助别人兼济天下。这个层次更高了,但子路还不满足,又接着问:这样就行了吗?孔子可能不耐烦了,你有本事就把全天下都安定了,也许怕子路继续发问,他还补充了一句,连尧、舜这样的明君尚且无法做到,你就别再嫌这个要求低了吧? 孔子认为,一个人能够做到修己以敬就不错了。 3.老而不死,是为贼:孔子与好友玩闹。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原壤是一个方外之圣人,他不拘礼节,而孔子是方内的圣人,他要以礼教人。原壤跟孔子是发小,有一天可能是孔子去拜访原壤,他很粗野的腿岔开着腿坐。孔子见到他就说他,你小时候就不恭敬,不友爱,老打架,你这么大的年纪了,也没有做出什么可以称道的事情,这么老了还不死,祸害大家。边说就用拐杖打他的小腿。这是两个老头在玩闹。 4.吾见其居于位也:沉住气,脚踏实地是通向成功的唯一方法。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来自老家的一个孩子过来跟孔子说话,传递消息。说完以后,旁边有个人就问,这个孩子是不是一个求上进的人。孔子说:我见跟我说话的时候他坐在位子上,跟长辈走在一起时跟人家并行,这不是一个上进的人,是一个躁进的人。 我能够沉住气不那么张扬,不那么急于表现自己,这才是与众不同的地方。 5.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学会说软话、办硬事。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卫灵公请来孔子,问怎么打仗。陈是今天的阵。孔子说:如果问我祭祀方面的事,我听说过,但军旅之事,我是没学过的。到了第二天,孔子直接就离开卫国了。 孔子用比较委婉的方式终止话题,但是第二天就走了,这就是说软话,办硬事。 6.君子固穷:贫穷不可怕,怕的是失去原则和气节。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离开卫国后,到了陈,刚好撞上吴国伐陈。身处乱世,没有饭吃,和孔子在一起的人全都病倒了。大家已经饿得起不来身了,冻到西歪的,有的连水都没得喝。子路一脸不满的质问,孔子君子也能穷成这个样子吗? 孔子说,君子即便在穷困潦倒、穷途末路的情况下,依然要坚守自己的志向;小人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无所不用其极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