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读书笔记 |
2022.4.21

2022.4.21
1.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父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南宫适有一天对孔子说,后裔善于射箭,奡可以在陆地上行舟,两个人都当过国君,可是他们都死的很惨,下场都不好。而弯下腰去种地的禹和稷,结果反倒拥有了天下。
孔子当时没有回应他,南宫适离开了以后,孔子突然感慨地说,这个人真是君子,这个人真是崇尚道德。
为什么南宫适会获得孔子这么高的评价?羿和奡代表着人们普遍的目标,即对有权、有势、有能力、有钱的追求,但实际上,这些人未必是真的善于生活,未必就是我们的楷模。相反,那些老老实实种地,努力践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人才是值得我们真正效法的,比如禹和稷。
年轻人很容易被外在的力量所吸引,但是南宫适能够透过表象看到事物本质,极为难得。
2.未有小人而仁者:小人的典型特征。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虽然君子中也会有不仁的人,但是小人中却没有一个达到仁的境界。这是孔子的评判。
余秋雨先生讲《中国文化课》时提到他对小人的体会,总结了小人的三个特点:第一个,见不得别人好;第二个,乐于制造麻烦;第三个,办坏事的效率特别高。
君子达不到仁的境界,但是君子至少在大方向上是正确的。希望我们都能选对方向,哪怕最终达不到仁的境界,也能让自己的人格越来越美好。
3.爱之,能勿劳乎:宝剑锋从磨砺出。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悔乎?”
爱一个人,能不让他去努力工作吗?如果你真的终于一个人,你能够不去劝他吗?你会用善言来教诲他,去劝勉他。
李零教授说,该处的悔应该同谋,就是说你忠于国君,你能不为他谋划吗?
4.为命,裨谌草创之:利用团队的力量,避开思维的盲区。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子产润色之。”
郑国当时要制定一份文件,由大夫 裨谌起,草,另一个大夫世叔提出意见,一起讨论定夺。“行人”指外交官,子羽作为外交官再对文件进行修饰,东里的子产再加以润色。经过这样几个步骤,这个文件才能够出台。
这些细节说明了郑国当时在子产的管理下,制度非常规范,有细致而严格的流程,不是一言堂。
5.饭疏食,没齿无怨言:孔子对管仲的欣赏。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而无怨言。”
有一个人问孔子,子产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子产是个惠人,也就是子产惠施于民,给老百姓带来很多好处。子产态度开明,追求言论的开放,孔子很欣赏他。
接着对方又问子西如何。孔子说:这个人……这个人……。孔子顾左右而言,他没有对子西做出评价。
对方问管仲,孔子说,人也。管仲把伯氏家族在自家的封地,也就是骈地的三百户收回来,使得贵族伯氏只能吃糙米饭,生活水平大幅降低,但是伯氏“没齿无怨言”,至死都没有说过管仲的坏话,这是因为管仲处事公正,他所做的事情是符合正义的。
6.贫而无怨难:人可以穷,但志向不能短。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做到富而无骄并不难,因为这个世界上比钱重要的东西太多了,往往是乍富之人,突然发了笔横财变,瞬间膨胀了,变得骄傲。做到贫而无怨就很难了,我们很难劝一个连温饱都没有解决的人,放下一切去学习,并且去感恩生活。
温饱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界线,未达到温饱线,你只能为了温饱而苦苦挣扎,没有精力去了解更多的知识;过了温饱线,你就有很多的机会和资源。如果你当下比较贫穷,也希望你在为生计奔波的同时,能够抓住任何学习的机会,即使这真的很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