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樊登讲论语下》读书笔记4.10

(2022-04-10 21:49:43)
分类: 读书笔记

《樊登讲论语下》读书笔记4.10

2022.4.10

1.赐不受命:适合创业的人具备哪些特点。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孔子说颜回的德行修养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已经非常好了,可惜的是,两手空空,家里一贫如洗。

孔子认为,子贡是运气好,总能猜对,而颜回总是猜不对,令他十分感慨。

颜回是一个很好的继承者,子贡是一个很好的创新者,创新者更容易创业成功。如果愿意过安贫乐道的日子,愿意用读书、喝酒、弹琴度过自己的人生岁月,就学颜回;愿意折腾创新,愿意增加社会就业率,用创业改变命运,就学习子贡。

关于其庶乎,李零教授认为,庶写错了,应该是度,度就是猜的意思,度乎屡空对应亿则屡中。屡空和屡中,是一个总猜不准,一个一猜就对,这样解释也讲得通。

2.不践迹:走别人老路,最终可能无路可走。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子张问善人的境界。善人的境界可能接近于仁者,而因可以理解为子张问仁。

孔子提醒我们,要能够学会打破一些凡俗的套路,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不需要跟别人走一样的路,得一样的归宿。

3.论笃是与:怎样分辨结交之人的品行。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论笃,言辞恳切的样子。孔子说一个人如果言行恳切,很诚实,是值得称赞的。但是你要分清楚,这个人是君子,还是色庄者。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是孔子说过的评判方法。

4.闻斯行诸:学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学习和行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问:“我听到了一个道理,是不是应该立刻去做?”孔子说:“你家里还有父亲和哥哥,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应该问问他们的建议和想法。”

当冉有问同样的问题时,孔子说听到道理,要赶紧去做付诸行动。孔子的学生公西华了解了这个事情,就有点不理解,就请教孔子,闻斯行诸,到底该怎么做?

孔子给他解释,冉有想得过多,而可能行事比较保守,做事缺乏决断,这种总是犹豫退缩的人,需要给他加把劲儿,把他往前推;子路的胆子大,一个人顶两个人用,勇武莽撞,他一天到晚惹的祸就不少了,得要让它冷静一点。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

所有的教育到最后能够有效果,一定是被教育者有了高度的参与,被教育者身上产生了应激,他自己加入了思考、加入了实践、加入了反思、加入了批判性思维。要能够自己主动的解决矛盾。

5.子畏于匡:偶尔要用人生难料的心态来直面困境。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孔子与学生周游列国,经过匡地的时候,被当地人团团围住,抓了起来。虽然孔子他们百般解释,但依然沟通不顺畅,场面还是乱的一塌糊涂,有生命危险,最后好不容易逃了出来。颜渊在后面掩护,不见了,孔子很着急,担心颜回会不会有生命危险的时候,颜回从后边赶上来了,孔子说:“颜回,我以为你死了。”颜回说:“您还在,我怎么敢死?”

我们要过好每一天,把眼前的事做好,把每天都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会快乐很多。

6.以道事君: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坚守原则和底线。季子然问:“仲有、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季子然,是季氏的一个子弟,是贵族的子弟。他问孔子仲由和冉求能不能算做国家之栋梁?孔子说:“我以为你问什么奇怪的事,原来并不是什么大事,只是问由和求这两个孩子的事情。所谓大臣者,就是要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这两个孩子是具臣,是处理问题的高手。”

听完孔子的回答,季子然问了一个比较阴险的话,“那这些人是不是让他干啥就干啥?”孔子一听不高兴了,直接了当地说:“如果让他们去弑父、弑君,犯上作乱,他们是不可能听从的。”这两个人都是有原则,有底线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