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读书笔记 |

2022.3.27
1.士不可以不弘毅:君子应当胸怀博大、果敢能决断。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的第一金句,“吾日三省吾身”,第二金句是“士不可以不弘毅”。
“士不可以不弘毅”,意思是作为士人、君子,意志一定要足够坚定、足够宏大。因为士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士的肩上扛着的是仁;士的目标,是推行仁。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样做,难道不是最长远的道路吗?
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求学的三个阶段。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这是在孔门立学的阶段。“兴于诗”,“兴”这个字给我们的感觉是向上的、唤醒的、生机勃勃的。“兴于诗”是说一个人在开始学习的时候,最有效的入门方法是读诗;“利于礼”,意思是说,想要在社会上立足,必须学理;“成于乐”,意思是要以音乐养性,才能真正的学有所成。以音乐养人之性情,这便是学之成也。
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管理之道,并非“愚民”。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在“民可使”和“不可使”后加逗号,变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如果老百姓可以用,那么你就用吧;如果老百姓不愿意听安排,那就去教他,给他讲道理,让他明白。
4.人而不仁,疾之以甚:通往地狱的道路,往往由善意铺就。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如果一个人特别畏惧贫穷,又血气方刚、逞强好斗,觉得自己被逼上了绝路,那就容易作乱。当你看到某个人不仁时,你可以讨厌他,但不必过分的仇恨。“疾之以甚”,就是过度地痛恨,到了恨不得去把不喜欢的人杀了的地步,这样的心态就是导致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容易引起混乱。
5.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骄傲和吝啬是危险的缺点。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孔子说,一个人纵使有周公的才华和能力,但倘若他存在骄傲和吝啬这两个缺点,那么哪怕他其他的优点再,多也“不足观也”。这个人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所有的能力皆不值一提。
骄是爱名,吝是爱物。爱名和爱物其实就是贪,贪会带来嗔、痴,带来大量的痛苦。无论是爱名还是爱物,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骄是精神上的,吝是物质上的,如果一个人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以自我为中心,他即便有经天纬地之才,整个人生的大逻辑也是错乱的。
6.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求学之道,心无旁骛。子曰:“二三年,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如果守道好学,心无旁骛,一门心思的学习了三年,而没有去钻营、想办法赚钱,这种人才难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