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读书笔记 |

2022.3.25
1.躬行君子:君子怎么做事?勤奋努力,谦逊虚心。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孔子说:“我可以和别人一样勤奋,但是真的像君子一样的做事,把身段放下来努力地做事,我还没有做到。”这是孔子特别谦虚的一句话。
这段话说明知易行难。
2.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成功者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孔子说:“圣和仁这两个境界,我可不敢当,我做不到。只不过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也就只能这么说了吧。”
公西华说:“这个听起来很简单,但这正是我们努力学却学不到的地方。”
网上的一个段子:你的顿悟,有时候只是别人的常识;你的追求,有时候只是别人的起点。
孔子还是很谦虚。他说自己只是做自己努力能做的,只是在通往圣与仁的路上,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就行了,至于将来别人说我是圣还是仁,不重要。后来,子贡推举孔子,把孔子封圣的时候说:学而不厌就是智,诲人不倦就是仁,智且仁难道还不是圣吗?因此,孔子逐渐地被封圣。
3.丘之祷久矣:了解并学会运用心理安慰剂。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而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孔子生病了,并且日渐严重,子路就给孔子做祷告的仪式,祈祷孔子早日康复。孔子说,这样有用吗?
子路说:“是有这样的事情,我觉得会有用吧。我看一些诔文上描述,天上地下的神仙啊,向你们祈祷。”诔文用于祷告,替死者祷告神灵。子路在这里引用诔曰很不恰当,孔子有点生气。孔子说我的祷告早就做过了。孔子隐含的意思估计是说祷告没什么用,也可能是说:“是的,我早就被你气死了。”
祷告有时候有效,并不是迷信,而是原因安慰剂效应。
4.奢则不孙,俭则固:爱自己,但别太爱面子。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孔子说了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一种是奢侈,一种是过度节俭。孔子说,如果一个人奢侈的话,他会桀骜不训。因为奢侈是为了面子,是为了证明或者炫耀自己某方面的实力,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不希望被人看低,在意自己外在的面子和身份。这都是固定心态所导致的错误结果。
俭则固,如果一个人特别节俭,他很容易固陋,固陋的毛病,就比如见识短、死心眼、吝啬、待人苛刻。如果两者选其一,孔子认为,“俭则固”犯的错误小,而不孙犯的错误更大。孔子认为,“宁固”不容易,惹祸也容易改;而奢因为难断,所带来的不逊特别容易犯错,容易骄傲。与其恋名,不如恋物。
中庸就是,不仅能够做到慷慨,也能够做到爱物,不浪费。
5.君子坦荡荡:不求于人才能生活自在。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坦荡荡,因为君子求诸己;小人长戚戚,因为小人求诸人,内心全部被外在的东西牵动,当然长戚戚了,毕竟外在的东西可控的实在少之又少。
行所当行,做自己该做的事,这就是儒家带给我们最大的力量。
6.威而不猛:领导者应该具备这些气质。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这是学生对孔子的描述。孔子该生气的时候也生气,这就是菩萨心肠和金刚怒目。孔子温和又有威严,但是威而不猛,猛是咄咄逼人。
恭,是对自己,孔子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样貌衣着端庄整洁,行为举止谦恭得体,让别人一看就觉得他安稳、安祥,也让来跟他结交、沟通、求学的人安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