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樊登讲论语上》读书笔记3.24

(2022-03-24 17:58:48)
分类: 读书笔记

《樊登讲论语上》读书笔记3.24

2022.3.24

1.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君子处事要有原则和底线。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孔子追求仁、善,却并非不杀生。孔子抓鱼有节有制;孔子射箭,但不射回巢的鸟。回巢的鸟要哺育孩子,桥里边有小鸟嗷嗷待哺,如果射死大鸟,小鸟就得饿死。

我们不是不能够去打猎,不能够吃肉,人也是动物,也是生物链当中的一环。但是要有底线,有取有舍,珍惜那些小鱼小鸟,这才是未来。

2.见多而识广:创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多闻多听多学。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孔子说,大概有那种既不懂也不经过学习就去做事的人吧,但我不是这样的人。我的办法是多闻多听多学习,然后择其善者从之,别人做的好的赶紧学;多见而识之,识就是记住,多看别人,赶紧动脑子记住。

孔子把自己学习的这种方法叫次一等的求知方法。孔子说,最高等的是生而知之人。要想进步,首先得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困而不学的人,如果能进入困而学之的状态,就是进步。

3.人洁己以进:成熟的人应该学会处理矛盾。互乡难与言(童子)。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互乡一个特别难打交道的小家伙,来见孔子,孔子见了他。孔子的学生很奇怪,说他们那么讨厌,那么让人生气,老师怎么还见?

孔子说:我们赞同别人不断进地进步,不赞成他退步,何必那么过分呢?人家现在都知道求学进步,跟咱们讨论问题,咱们应该欣喜,应该支持他进步。别人追求洁身自好,希望把自己变得更好,求上进,我们就要支持他这个行为,而不是去死守他过去的表现,认为他曾经令人讨厌,就一辈子都令人讨厌,那样就把自己困在了原地。

4.我欲仁,斯仁至矣:世上无难事,想做、去做,就能做到。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突然问了一句:“仁,远乎哉?”——仁真的很远吗?真的很难吗?

孔子自己也做了回答:“我欲仁,斯仁至矣!”——我只要想到仁,我就已经具备仁了。

仁是一种向善的状态。

世界上很多的事情都具备这样一个特征,既难也不难,这些不仅要把握,要合适,更要能够坚持。

5.苟有过,人必知之:向成功者学习怎样去承担责任。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当时孔子在陈国做官,陈司败是陈国的司寇。有一天,陈司败问孔子:鲁国的国君鲁昭公懂礼吗?陈司败知道鲁昭公做过不合礼法的事,才故意问孔子这个问题。孔子咬着牙回答:知礼。若说昭公不知礼,陈司败就会说孔子居然说自己的国君不知礼。

孔子走了,陈司败在门口,给巫马期作揖,让他进去,说:我听说君子群而不党,不党意味着人不可以结党营私,难道君子也结党营私吗?鲁昭公娶了吴国的一个女子,而吴国是太伯之后,鲁国是周公之后,都姓姬,他们跟武王姬发一个姓,同姓不能婚娶,这不合理法,而昭公为了遮掩,不把自己的老婆叫吴姬,而叫吴孟子,欲盖弥彰,如果说鲁昭公知礼,那谁不知道礼?

巫马期回来以后告诉孔子说:陈司败说你这事儿做的不对,鲁昭公不知礼,你非得说他知礼。

孔子的回答很精妙。孔子根本不去跟巫马期解释,而是说我真幸运,只要我有错,别人就一定会告诉我。

6.子与人歌而善之:向优秀的人学习,生活更加有趣味。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孔子跟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发现别人唱得特别好,就一定求人家再唱一遍。别人唱第二遍的时候,孔子跟着一块儿哼。

这说明孔子好学,生活得开心、合群,所在的地方气氛很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