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樊登讲论语上》读书笔记3.22

(2022-03-22 16:55:40)
分类: 读书笔记

《樊登讲论语上》读书笔记3.22

2022.3.22

1.求仁得仁:成熟的人能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这段话的时代背景是:卫灵公去世,他的孙子辄继位,为卫出公。此时卫出公的父亲蒯聩流亡在晋国,晋国看到这是介入卫国事物的好机会,就把蒯聩送回国。晋国的态度是蒯聩回来了,辄必须把王位让给蒯聩,否则就是不孝;但一旦把位子让给蒯聩,晋国的大兵跟在后边直接就打进来了,卫国就完了。

孔子此时在卫国,做类似于参谋的角色。冉有和其他学生私下里聊天,猜测咱们的老师会不会保护新的卫君,要不要为现在的卫出公做事,会不会留在这儿……子贡说他去问问。子贡进来问:“伯夷、叔齐何人也”。孔子说这是古代的好人、贤人。子贡又问:这两个人难道心中没有怨恨吗?国君也不当了,后来饿死在首阳山上。孔子说:求仁得仁,又何怨?你不就是想做个好人吗?你现在当上好人了,那你现在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做一个好人,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奖赏,不需要感到痛苦,不需要感到委屈。

2.乐在其中矣:如何理解幸福?幸福应该是一种能力。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食物粗糙简陋,喝凉水,没有枕头,枕在胳膊上,这些在孔子看来自有一番滋味。如果做一些不义的事,变得富且贵,也只不过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当一个人能够体会到呼吸的快乐、生命本源的快乐时,法喜充满的感觉就来了。孔子感知快乐的能力很强大,能够随时随地获得快乐。

幸福不是一种状态,幸福是一种能力。

孔子并不排斥富贵,他排斥的是不义而富且贵。

3.五十以学《易》:若十年前没有种树,最好的时机是现在。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孔子说,假如生命能够再借我几年,我五十岁的时候开始学《周易》,我的人生便不会犯什么大错了。

《周易》带来的文化上的积淀,不在于算命和预言,而在于让我们理解世界的规律,让我们知道人要能够学会控制好自己生命的节奏,做事不要做到极端,要学会中庸之道。

这句话应该是孔子50岁以后说的一句回顾时的感慨。他五六十岁周游列国的时候,一定吃了很多的苦,遭遇了很多悲凉的事,他的学生也跟着他遭了很多的罪,他内心难免有一些自责。如果当时学过《周易》,孔子能够更好的经营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和他人的关系、和领导的关系,那么他犯的过错可能就会少一点。

4.子所雅言:人生有很多事情,要执着以待。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当时各地也有不同的方言,雅言相当于官方规定的通用语言。孔子的语言口音跟雅言不一样,他在讲《诗经》《尚书》,还有执行礼事、做主持人的时候,都用雅言。

5.乐以忘忧:自信的人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至云尔。'”

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叶县。叶公问子路:“孔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讲讲你的老师。”子路嘴比较笨,概括不出来,就告诉孔子:“叶公问你是什么样的人,我不知道怎么说,就没说。”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这么跟他讲:'他这个人忙起工作来非常努力,连饭都可以不吃,他在这个状态中享受快乐,很多烦恼的事都抛在脑后,每天高高兴兴地带着学生不断的学习,周游列国,虽然年龄很大,但他不知道一样,还觉得自己生活在年轻的状态当中'。”这是孔子对自己的。

在社会活动中,一个人怎么介绍自己,代表着他内心的自信程度。有句话说,缺什么就炫耀什么,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介绍自己时强调外在地位,就没有轻松写意地介绍自己爱好的人自信,前者本质在于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同,后者并不在意别人认同与否。

6.我非生而知之者:认知失调成功是路上最难跨越的坎。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因为认知失调而感到难过的时候,人就会想办法改变,给他人贴上一个神圣的标签,自己就得到了安慰。

孔子不认为自己是个天才,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生而知之者是圣人,我们如果真有志气,就要相信孔子能做到的自己一样能做到。

好古,其实就是爱学习。孔子喜欢学习前人的经验,而不是闭门造车。孔子提倡对于学习知识要非常敏锐,勤奋,讲求主动、能动地学习。

孔子把人做了分类:最上的叫圣人,生而知之;其次,学而知之;再次,困而知之;最次,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被问题困住了,每天生活的很痛苦,在痛苦中挣扎,就是不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