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称职妈妈,管好孩子的“零食关

(2012-04-05 18:05:00)
标签:

氢化植物油

反式脂肪酸

浓缩乳清蛋白

分类: 人群营养建议

称职妈妈,管好孩子的“零食关”


http://s14/middle/90cbf6f9hc466ba80849d&690

    上了幼儿园的宝贝们,都很喜欢和小朋友分享,不论是玩具还是故事书,当然也少不了“好吃的”。每每去接孩子的时候,都看到家长们给带的零食,也成为孩子们欢天喜地盼望的“分享品”。可是看到宝贝手中拿到的这些五颜六色花花绿绿精美包装的“好吃的”,真的是矛盾交集啊!让宝贝吃吧,实在是不能纵容,不让吃吧,又得一番说服教育,面对那么小的她,“为什么别的小朋友吃,我却不能吃” 无辜而委屈的眼神,有时真的是没有办法。真的是希望全体妈妈们都要意识到这个“大问题”——管好孩子的“零食关”!


    孩子们天真无邪,对食物没有分辨能力,可不是“越好看越美味越喜欢”,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一起来看看市面上的吸引孩子们眼球的几种零食吧。


一、膨化食品。包括各种口味的薯片、虾条、鸡味圈、米果、爆米花等。食品之所以诱人,一方面是由于其多样化的调味特色,更重要地是因为它有脆脆迷人的口感。大家都记得广告里“咔嚓咔嚓脆”的画面和声音吧?不知诱惑吸引了多少人?可是,有没有想到,这些美妙口感是哪里来的呢?


1、主要是来自化学膨发和膨化工艺。那么,化学膨发剂里又有什么呢?大多含有碳酸氢钠和明矾。明矾的用量越高,膨发效果就越好,然而,明矾中含有铝元素,加入明矾就会带来铝的残留问题,给孩子们带来了铝污染隐患。


2、膨化食品的感往往来自富含饱和脂肪酸的氢化植物油。所以,这些琳琅满目的膨化食品既高热量,又高脂肪,而且有害心脏,对孩子的神经系统也有影响。


    我们邻居一个小女孩就特别喜欢吃薯片,那种“非油炸”的薯片,让她妈妈每天都买一袋吃,可是这种号称“非油炸”的产品,脂肪含量也相当不少,配料里面拌入了油脂,烤的过程中也需要油脂帮忙。并且有关研究发现,“非油炸”的薯片中,“丙烯酰胺”这种疑似致癌物的含量甚至比传统油炸产品还要高。试想继续这样每天都吃,日积月累,孩子的健康问题真的是令人担忧啊!


二、各种饼干、蛋糕。为了吸引孩子们,商家制作各种卡通图案的、夹心灌注的、奶油的、口味不同的饼干、蛋糕。各种口味基本上是来自于香精和色素,很少真正添加什么水果原料。为了保存方便,有的巧克力不一定是真正的可可脂制作的巧克力,而是代可可脂制作的高熔点仿巧克力,而代可可脂里面往往含有反式脂肪酸。奶油蛋糕更是如此,我们食用的奶油只有一小部分是天然奶油,绝大部分为第二代氢化奶油。这种以植物油为原料,采用油脂氢化技术生产出来的奶油降低了部分胆固醇含量,但它失去了植物油中的宝贵营养成分亚油酸,又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反式脂肪酸。无论是饼干还是蛋糕从糖分上讲也都很高,这些成分对孩子的健康都不利。


三、乳酸饮料 。曾经有过多少妈妈把乳酸饮料误以为酸奶给孩子“补充营养” 呢?我们来看看某牌子的配料表:水、白砂糖、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食品添加剂:(駿甲基纤维素钠 乳酸 柠檬酸 炳基二淀粉磷酸酯 柠檬酸钠 三聚磷酸钠 瓜尔胶 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安赛蜜 单硬脂酸甘油脂肪酸酯 蔗糖脂肪酸酯 乳化硅油 乳酸链球菌素)浓缩乳清蛋白 食用香精 牛磺酸 嗜热链球菌 保加利亚乳杆菌 烟酰胺 檬酸锌。


这里面含有的第一大成分是水,根本不是奶,并且有多少种添加剂也都看到了吧,含有的活性乳酸菌含量更是少的可怜。而真正酸奶的精华就在于乳酸菌分解了牛奶中的蛋白质和乳糖,这样不但特别易于牛奶的消化吸收,而且还能有效地抑制肠道内的细菌繁殖,有助于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正是由于酸奶饮料中的乳酸菌很少,所以保质期会比较长,保存条件也不像酸奶那么严格,在室温下就能保存。而酸奶要保存在低温环境里,一般在2-8摄氏度左右,而且保存时间通常在1个月以内。营养成分可想而知,蛋白质含量按照乳品行业的规定,100克的酸奶要求蛋白质的含量≥2.9克,而酸奶饮料的蛋白质含量却只有1克左右。所以,各位妈妈们,让孩子少喝点容易上瘾的“酸奶饮料”吧!


四、好看的糖果。孩子们经常拿着各种形状的棒棒糖、QQ糖、酥糖、奶油糖等等,甚至老师们也把糖作为孩子表现好的奖赏。这几天每天孩子的书包里都有小朋友、老师给的糖果。哎!为什么呀?能不能换点健康的“分享品和奖赏”啊?


    这些糖果的含糖量相当高,并且五颜六色的都含有色素、香精。脂肪含量也高,而且大部分奶油糖中所添加的都不是真的奶油,而是氢化植物油制成的植物奶油,其中饱和脂肪占一半左右,而且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


    当然,我列了以上这些宝贝们的“分享品”,也是我不太喜欢让我的宝贝吃的食物,并不是说一定就不能吃,一定要丢弃,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妈妈们一定要严格的控制这些食物的量,适可而止,偶尔给孩子吃下也无妨,但是一定不要成为孩子们的“必需品”或者是相互的“分享品”。如果因为我们的无知和大意让孩子们的味蕾,从小就被各种香精、色素和精制糖腌渍着,从小就被高盐、明矾和氢化植物油围绕着,就会伤害了他们对天然食物的亲近感。妈妈们,做个称职的妈妈从管住孩子的“零食关”做起吧!让我们一起努力!



                                                        

                                                      王晶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TEL:18600554611

                                                 QQ:2759539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