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澜阁笔记之11清代老河口建翔鹤楼之初始缘由

(2023-05-22 09:35:08)


观澜阁笔记(11)



写在前面:

        余幼时常听祖辈、父辈们讲民间传说故事,或生动谐趣,或

 神秘离奇,或闪烁智慧之火花,或鸣发醒世之聩音。无不承载和

 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今将其中具思想认识意义和历史文

 化价值之精华部分整理成笔记,以余所居之所观澜阁名统冠之,

 发表于此,以期与朋友们茶余饭后分享消闲,亦可使之不至泯灭

 于我辈之惰。不亦宜乎!


            之十一

清代老河口建翔鹤楼之初始缘由



观澜阁笔记之11清代老河口建翔鹤楼之初始缘由



清代老河口筑城不久,匪患和水旱灾害频发,人心惶恐。洪城门和南城门外,过去有一片安埋无主逝者的义地,久之人们都感觉城南坟地一带妖气很重。有几个年头,更是出现了丹魃,民间称掠掠作怪。传说有不少人都见到过,丹魃有一两人高,灰白色似人非人,飘飘忽忽,有时顺着南大路走,有时飘在人家的房顶上或树梢上,时隐时现。有一次,一个人从城南拉了一大把车货物进城去卖,离城不远处停下来擦把汗,一抬头瞥见车顶上坐着一个似人非人的东西,对着他笑,吓得一下昏倒在地。此事传得沸沸扬扬,人心惶惶。

 

每有这种丹魃出现,光河就会出现严重的水旱灾害。

有一年,丹魃闹得很凶,地方官员和佛道会便请武当教长在南城门上设坛打醮,降妖除怪。道长口中念念有词:妖孽作祟,为害一方,上方诸神,不管是南来的还是北往的,恭请来助,捉拿妖孽,乾坤朗朗,安我黎民,急急如律令!

道长摇动三清法钟,一阵法事,倾刻空中传来清灵悠扬洞箫之声,并伴有阵阵鹤鸣,道长念到:纯阳子来也。便仙灵附体,仗剑追杀妖祟至三把壶,将妖魃镇于路东一口水井内。众人急忙从河堤上抬来一块青石,将井盖上。为了光河人民的长治久安,风调雨顺,永享太平,按道长所示,光化官民筹资在水井上建了一座七层砖塔,永镇妖祟。又在南城门上建了翔鹤楼永祠大仙吕洞宾。后经重建,翔鹤楼便成了老河口的一大景观。每逢节假日人们登楼远眺,江山美景尽收眼底。

                                                                           (待续)

观澜阁笔记之11清代老河口建翔鹤楼之初始缘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诗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