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度解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一般人群膳食指南(五)

(2011-11-23 18:07:52)
标签:

于良

于良营养

于良营养师

膳食指南

食用油

健康

分类: 营养学

深度解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一般人群膳食指南(五)

减少烹饪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http://s9/middle/90046c41tb2641eb9d348&690


 

引言:

烹调油和食用盐都是我们老生常谈的话题,虽然我们都知道应该少食用烹调油,并且坚持低盐饮食,不过要真正落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却实实在在的存在很多困难。

本文将从食用油的营养价值着手分析,让大家知道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烹饪油的同时又能保证菜肴的美味,同时为大家解答关于反式脂肪酸和油炸食品的问题。在食用盐模块我们将从食盐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以及日常科学用盐的角度为大家进行介绍。

 

科学认识烹调油,合理用盐有讲究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烹调油和食用盐都是必不可少的烹饪调料,也正所谓有了烹调油的存在,才会让我们的食物更加美味;因为有了食用盐的存在,才让我们的菜肴更加可口。烹饪油和食用盐都是我们人体所需要的,科学地利用他们,会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过渡使用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隐患,那么烹调油和食盐到底是什么?怎样科学正确食用才正确呢?

 

一、      烹调油和食用盐的营养价值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69ZH00SIGG.gif

1、          动物油的脂肪含量在90%左右,同时含有胆固醇,而植物油的脂肪含量在99%,不含胆固醇。

2、          脂肪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并可提供必须脂肪酸,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3、          脂类还是构成大脑、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并于人类的生育能力有重要关系。

4、          食用盐的咸味儿是各种菜肴的基础味,食盐让我们享受到了美味佳肴。

5、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元素是我们人体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化学元素,钠具有调节体内水分,增强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维持酸碱平衡及正常血压的作用。

 

二、      怎样用油吃盐最科学?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29ZH00SIGG.gif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我国居民烹饪油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25-30g,减少动物油的摄入量。

有朋友会问,我们每天25g油,做出来的饭能好吃吗?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我们建议以下方法:

1、          选择健康的烹调方法。我们使用蒸、煮、炖、焖、拌、快炒的方式。

2、          坚持限定家庭用油,控制总量。每天用油使用量具测量,并逐步养成习惯。

3、          建议我国居民每天摄盐量在6g左右,同时要注意其他食物中的盐含量,例如酱油、腌制菜品等。

4、          养成定量食盐的习惯,可以让我们减少患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

5、          因为盐中含碘,在高温等环境下容易挥发,所以我们要买小袋包装的食用盐。盐不要存放时间过长,随吃随买。装入有盖儿的容器中,干燥的环境中。出锅时放盐可以保证碘不被破坏。不要用油锅炒盐。

 

三、      营养小常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392ZH00SIGG.gif

1、          必须脂肪酸:必须脂肪酸是指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供应的脂肪酸,如亚油酸和α-亚麻酸等。机体如果长期缺乏必须脂肪酸,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力,影响视力、脑功能等健康。

2、          常见烹调油:传统植物油有花生油、豆油、芝麻油、菜籽油、核桃油、棉籽油。我们推荐橄榄油以及玉米油。

 

今天关于食用油和食用盐的介绍就到这里,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坚持科学的饮食方式,这对我们自己以及家人的健康都是又很大帮助的!平时有很多朋友通过微博以及QQ的方式来问我关于营养方面的东西,其实营养并不是几句话就可以说完的,需要针对我们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来进行综合的评定。当然我们只要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我们都会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于良

                                     爱心QQ:366428333

 

 

“于良营养”工作室,让健康的生活方式伴随我们同行。本博客属于个人原创,版权归属作者,禁止转贴、下载、引用,如需联系请写信到yuliangdietician@sina.comQQ366428333,腾讯微博:@ylfaith,新浪微博:http://weibo.com/yldietician 博客:http://blog.sina.com.cn/yldieticia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