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寒感冒多发季,你能hold住吗?

(2011-11-18 20:58:36)
标签:

风寒感冒

于良

于良营养

公共营养师

疾病与营养

健康

分类: 常见疾病

风寒感冒正当季,你能hold住吗?


   http://s11/middle/90046c41gb201f73f0b0a&690


 

感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是风寒感冒的频发季。那么我们对风寒感冒有科学的认识吗?什么是风寒感冒?我们如何来科学有效地预防它呢?如果我们患病,那么该如何进行治疗呢?本文就将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阐述。

 

什么是风寒感冒?

首先先让我们认识一下感冒,感冒是一种由病毒、混合感染或变态反应引起的上呼吸道卡他性疾病。具体的症状表现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咽部不适及畏寒、低热等局部和全身症状。然而感冒的类型也有很多,我们接下来就针对冬季最常见的风寒感冒来进行介绍,让大家知道风寒感冒的鉴定方法,如果我们患风寒感冒之后该如何进行药品的选择,同时还将告诉大家风寒感冒的预防措施。

 

如何辨别我们是否感冒以及患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常见的症状有:体感发热,身体畏寒,手掌额头无汗,头痛身痛主要以酸痛为主,浑身无力,鼻塞有清鼻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且发白。

 

风寒感冒的治疗方案与常见药物有哪些?

风寒感冒往往伴随有一定的炎症出现,以喉部炎症为多见,所以建议大家的综合治疗方案为:感冒药+退热药+消炎药+抗过敏(流涕严重)

推荐用药组合:氨酚烷胺+尼美舒利(阿司匹林泡腾片)+头孢氨苄+苯那敏。如果症状不严重,只是轻微风寒症状伴有微热,那只需选用氨酚烷胺+尼美舒利即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苯那敏服用后有嗜睡的副作用,会耽误学习工作,所以如果没有严重流涕症状,我们不推荐使用。

可能会有朋友疑问,西药不宜服用过多,对身体不好。在这里请大家注意,如果单纯针对感冒来说,无发热、炎症等症状,我们可以口服中成药四季感冒胶囊或冲服风寒感冒颗粒。如果有发热,尤其是严重发热,是一定要服用退烧药。另外,目前国内中成药的质量参差不齐,中成药在退烧及抗炎方面的功效还不容乐观,只要不经常性服用,偶尔服用并无大碍。

 

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风寒感冒呢?

    预防风寒感冒的方法其实很多也都很简单,我们从生活习惯、日常饮食、特殊人群三方面进行阐述。

从生活习惯上来看,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关注天气变化

2、          适时增减衣物

3、          保持心情舒畅

4、          室内整洁通风

5、          每天热水泡脚

6、          保证睡眠质量

7、          坚持锻炼身体

从日常饮食上来看,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保证蔬菜和水果的新鲜度

2、          冬季多吃萝卜,有御寒功效

3、          养成喝汤的习惯,冬季适宜喝姜汤

4、          多吃含Vit C丰富的食物

5、          饮食宜清淡,不宜过油腻

从特殊人群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首先需要保暖,保证穿适量的衣服

2、          需要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3、          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体内维生素矿物质充足

4、          坚持清淡饮食,不宜过于油腻

 

 

有了以上这些生活上需要注意的细节,我相信我们都可以顺顺利利地、开开心心的度过这个冬季。让冬季不再寒冷,因为我们心存阳光~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于良

                                     联系电话:18611265303

 

 

 

“于良营养”工作室,让健康的生活方式伴随我们同行。本博客属于个人原创,版权归属作者,禁止转贴、下载、引用,如需联系请写信到yuliangdietician@sina.comQQ366428333,腾讯微博:@ylfaith,新浪微博:http://weibo.com/yldietician 博客:http://blog.sina.com.cn/yldieticia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