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董作宾先生甲骨文书法—4

(2019-12-25 16:35:38)
标签:

董作宾甲骨文书法

甲骨四堂

甲骨文书法

分类: 书法

董作宾先生甲骨文书法—4

董作宾甲骨文书法—4

       董作宾先生的甲骨文诗句和对联内容多为归隐游宴之题材,且多有重复或相似。是先生对当时的国家事务失望而不感兴趣,还是这些诗句适宜于甲骨文已有的文字呢?

 

4-1,同燕饮,且盘桓,莫如春易尽,合共月长圆。与君今后不相别,长乐风光美少年。    精一吾兄乔迁志喜    田培林、程毅志敬赠        江南春 集契文    董作宾

董作宾先生甲骨文书法—4

 

4-2,左角右宫时鸣古乐,一车二马如游中天。        友联先生雅正    集契文    甲午岁孟夏月既望写于菲京   董作宾

 董作宾先生甲骨文书法—4

 

 

4-3,南徐风日好(皇甫冉),悠悠水自分(张继)。知君别家后(李中),多少望乡人(王贞白)。         又铭先生雅正     癸巳冬至写琴斋集古诗句一首    董作宾于台北。

董作宾先生甲骨文书法—4

 

 

4-4,别风吹断雨丝长,宝鼎香余又夕阳。燕子又来人已去,林花犹自媚风光。        之初先生雅正      集契集七言诗一首         中华民国四十九年七月五日戊辰   写于台北里寓之平庐  董作宾

董作宾先生甲骨文书法—4

 

 

4-5,山以岩得名,双岩如合十。龙象礼三乘,此中德士集。岩中有高宇(宅),栖止称乐土。如在大罗天,旧时名伏虎。       广福先生雅正     右丁鹤庐集商卜文雁山纪游诗:云峰观音洞、北斗洞二首      中华民国五十年五月九日 写于台北里寓之平庐   董作宾

董作宾先生甲骨文书法—4



4-6永日霋霋丝丝柳舞丝丝雨,谷风习习淡淡山明淡淡云。                      董作宾

 

董作宾先生甲骨文书法—4

 

 

4-7,西谷有大观,东谷乃称小,亦以龙为名,高下知多少。          雁山纪游诗小龙湫一首          桐山先生正      中华民国四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  董作宾

 

董作宾先生甲骨文书法—4

 

4-8,风淡淡,日迟迟,鱼儿犹集集,燕子自依依。观来无尽春光好,惟有征(正)人去不归。         江南春 集契文   董作宾

董作宾先生甲骨文书法—4

 

 

4-9,簋(用异体字)九族燮万邦唐帝在位,始德行终文学鲁叟及门。      其复先生雅正 中华民国五十一年二月廿七日丙申时客台北里寓之平庐   董作宾

董作宾先生甲骨文书法—4

     注释:簋:食器,意思为给食物,养育;  燮:谐和,调和

 

 

4-10,三吴行尽千山水(苏轼),不见东风二月时(杜牧);明月自来犹自去(崔橹),春草如今知未知(韦蟾)。     中华民国四十九年一月廿九日庚子新正初二日丙辰写琴斋集古诗句  董作宾

董作宾先生甲骨文书法—4

   (此为大篆四条屏之三,其余三件前面已有过)

 

 

4=11,献花林鹿至,同客在南天。佐酒多珍果,传家有宝田。齐眉人未老,介寿乐长延。合喜鸿光好,一樽祝百年。                丙申冬写集古集敬祝   敦谟先生作句晋一双寿         沈刚约 董作宾同拜

董作宾先生甲骨文书法—4


 

4-12,步行东谷南,山泉观五六。此地少人游,日夕惟归牧。         雁山纪游诗南坑口一首        仙洲先生正之      癸巳冬月写鹤庐甲文集诗  董作宾

董作宾先生甲骨文书法—4


 

4-13,长相望,月夕与风晨。疑云疑雨初断梦,有花有酒又新春,争不见伊人。   江南好     宋华先生雅鉴        中华民国五十年一月二日写集契集于台北  董作宾

董作宾先生甲骨文书法—4


 

4-14,风吹梦,梦断暮春天。幽谷人归花自媚,小窗燕去月初圆,尽目望长川。    写汪一庵集契集江南好一词        炳仪先生正    中华民国五十年七月十二日  时客台北    董作宾

 

董作宾先生甲骨文书法—4


 

4-15     石上有好月(李白),维舟古树旁(戴复古)。如今又续狂(苏轼),犹逐少年狂(戴复古)。       维如先生正字    写琴斋甲文集古诗句一首    癸卯正月初五  董作宾

董作宾先生甲骨文书法—4


 

4-16,人自西行水向东,三秋已尽又初冬。从别后,未相逢,至今惟有望归鸿。               渔歌子    立哉先生正字       中华民国五十年七月十二日丙午写于台北里寓之平庐  董作宾

董作宾先生甲骨文书法—4


 

4-17,山下有家人未老(郑嵎),吴山野水日盘桓(韩诩)。无事亦知君好饮(苏轼),三十年来自在观(孟贯)。          可疆先生方家正之     乙未孟夏写琴斋集古诗句一首  董作宾。

董作宾先生甲骨文书法—4


 

4-18,鹿角解后农登麦, 燕子来时女采桑。          声伯先生正之     丁鹤庐先生集商卜文     甲午冬至 董作宾

董作宾先生甲骨文书法—4

    丁鹤庐约生于1882年,为西泠印社创建人之一,并以家宅为西泠印社提供了社址;他是研究、掌握、运用甲骨文语言系统的极少数专家之一;对仿宋体的整理使用也有极大贡献。

 

 

4-19,小学五百四十目,上寿一万八千年。         中华民国五十一年四月二十四日写  董作宾

董作宾先生甲骨文书法—4

    小学是指对文字包括词汇的研究,说文解字就有540个部首。同一天董还写了同样的联语给右任先生。

 

 

4-20 西土之人,曰嫔于东;贤妻良母,并世女宗。念又八载,矢守传贞。乃有义方,教子成名。一心一德,主义之从。尽其才艺,佐此中兴。吉人天相,七旬康宁。更祝上寿,还我旧京。  大中华民国四十三年七月十二日   恭逢  胡老伯母郝太夫人七秩荣庆    爰集俚词敬祝上寿    愚侄董作宾顿首拜题

董作宾先生甲骨文书法—4

                                                                                                              普翁     201912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