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作宾先生甲骨文书法—3
本辑继续赏析董作宾先生的甲骨文书法20件。
3-1: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甲骨字集老子章句
月波尊兄雅教
弟董作宾写契
卅一年冬日客西川李庄

3-2:
逢月月,对风晨,尘霾天外梦,花木谷中春。即今莫问家乡事,且乐鸡豚饮一罇。
江南春
民国己亥岁暮春六日乙丑写集契集于台北里寓之平庐
董作宾

3-3,归饮不问尘凡事
中华民国四十六年十二月廿日丁酉岁□□正十月廿九日于台北静龙里寓之平庐
董作宾

3-4,般游虎阜唐子畏,归老鹿门庞德公。
君石先生正字
集契文
中华民国五十年一月二日乙未写于台北里寓之平庐
董作宾

注释:* 般游古即游乐。
* 唐子畏即大画家大文豪唐寅、唐伯虎
(1470一1523),他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故名唐寅,又因属虎,故又名唐伯虎。
* 庞德公,字尚长,三国时期荆州襄阳人,东汉末年名士、隐士。他与当时徐庶、司马徽、诸葛亮、庞统等人交往密切,曾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被誉为知人。对诸葛亮、庞统等人早年影响较大。他最后隐居于鹿门山,采药而终。
3-5,入山曲曲深,人已白云上。更从谷中盘,高泉喜在望。
丁鹤庐雁山纪游诗梯云谷一首集商卜文
冠文贤侄赏鉴
癸卯冬月
董作宾

3-6,依礼义为安宅,弃名利如士苴。
若钦先生惠存
集殷虚甲骨文字
民国丙申大暑
董作宾

注释:苴,鞋底的草垫;士苴,
谓士人之鞋垫也。
3-7,川上望,风物十分幽,花舞犹疑千片云,月明又见一林秋,人去梦悠悠。
集契文江南好
光宇先生正
壬辰立春
写于台北静龙里寓之平庐
董作宾
3-8,入山曲曲深,人已白云上。更从谷中盘,高泉喜在望。(梯云谷)
观泉出云中,日夕牛羊下;安旅得山家,其地曰上马。(上马石)
岳予先生、文珍夫人法家俪正
写丁鹤庐集商卜文雁山纪游诗二首
中华民国五十年五月七日古历辛丑岁暮春三月廿三日庚子写于平庐
董作宾

3-9,尘凡事,多谢绝,别长安来归田野。并扫尽自家门外雪,载尊酒好观风月。(
落梅风)
南天好,花事媚春,初日出林中。人射鹿,月明川上客观鱼,鸡黍佐盘盂。(江南好)
泰山尊兄雅正
中华民国四十六年十二月廿日
写一厂集契集两词于台北龙安里寓之平庐
董作宾

3-10,去年今日同游燕,花媚东风,燕舞东风,不识长天又断鸿。
今年依旧春光光好,花谢东风,燕别东风,唯有相逢在梦中。
集甲骨文字调寄采桑子
月波尊兄雅正
中华民国四十八年十二月十七日……归来写一厂集契集于台北平庐
董作宾并识

3-11,时艰世异不逢辰,得此幽栖足避秦。犬吠鸡鸣出深谷,渔舟疑有武陵人。
秉常尊兄先生雅教
丁鹤庐商卜文集诗一首
中华民国四十九年古历庚子岁仲春二月十八日壬寅写于台北里寓之平庐
董作宾

3-12,载酒观花去,风光处处新。争如南国好,占取四时春。
集契集五绝一首
剑锋先生正字
癸巳国庆
董作宾
3-13,我昔少年日,为乐不知秋,自作秦淮客,初为越游。白衣千万乘,花下一渔舟。纵为十日饮,客去室幽幽。
莹辉先生正
董作宾写琴斋集诗

3-14,明月下,喜相逢,同归车马去如龙。别来事,向尊前问,莫又依依在梦中。
桂殿秋
孟坚先生雅正
乙未仲夏上弦之夜挥汗写于台北
董作宾

3-15,中土有人驱虎象,西方今日竞龙蛇。
秉南尊兄雅正
董作宾

(另有同样内容1959你写给石璋如先生的,石后来高寿102岁被称为“考古人瑞”。)
3-16,乘涛来作南天客,良朋犹得林泉集。载酒去游春,兴来尽一樽。山花长媚好,时复观鱼鸟。处处乐风光,田畴禾黍香。
明汉同学存念
辛卯小雪写菩萨蛮集契文
董作宾

(同样内容另有1959年写给云舫先生的)
3-17,能仁至此山,乃分东西谷。下行望灵岩,历历如在目。
雁山纪游诗马鞍山一首
春林先生
正字
民国五十年一月二日写鹤庐商卜文集诗
董作宾

3-18,茶烟乍起鹤梦未醒此中得小佳趣;高峰入云净流见底何处更染点尘。
汲初先生游港纪念
集殷虚文字
中华民国四十六年二月十七日董作宾书赠

3-19,龟年曲传天宝事,羲之文叙永和游。
文伟先生雅正
民国四十七年光复节董作宾。

3-20,旧德先畴人乐其事,和风甘雨天降之祥。
云舫先生雅正
集契文
中华民国五十年一月二日乙未写于台北里寓之平庐
董作宾

(待续)
普翁
2019,12,1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