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与救治系列 6
(2013-01-22 22:30:58)
标签:
杂谈 |
分类: 预防与救治系列 |
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食用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芝麻油、橄榄油等,还有很多动物油脂类产物,我们吃什么油更好?
首先,相比于动物脂肪,植物油含有更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引起血液粘滞度升高和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也小得多。所以我们食用植物油远远多于动物脂肪。
再次,食用油的品质是我们选择的重要参考依据。植物油,包括茶油、橄榄油及菜籽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芝麻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则富含亚油酸。大豆油除上述有点外,还则富含两种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虽然各种品质的食用油都在宣传其“具有降低血脂、胆固醇,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等作用,甚至有些食用油还表示能“促进孕期胎儿大脑的生长发育的作用”,但其实更多影响我们选择植物油的因素是地域性和价格。中国人在油脂方面的摄入量远远低于西方国家,特别是普遍认为在心脑血管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的动物脂肪。由于大量食用动物性脂肪和精炼的脂肪,造成心脏及肥胖相关的疾病增加美国男性的平均寿命从1949年的世界第11位,降到1966年的世界第37位。每年因此致死的年龄愈来愈低,我们已经可以预期,因心脏病死亡的年龄将降至30岁,甚至30岁以下。也许是对上面叙述内容的认识,中国人一方面在做菜时使用植物油,一方面在炖肉时会把上面浮起的动物脂肪去除。
虽然过多的动物油脂对人体有一定的不良作用,但“油”也是我们身体必须的,只是我们需要注意食入油脂的量和质。中国营养学会膳食平衡宝塔内推荐的食用油的使用量为每人每天半两(1~3汤勺),以植物油为主,但同时可以吃少量的动物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