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生命系列32
(2012-04-11 17:55:56)
标签:
杂谈 |
分类: 认识生命系列 |
在血液中还飘浮着一种非常小的细胞碎片,我们称为“血小板”。其实血小板应当是普通市民最应当了解的血细胞成分,但的确大家认识很少。我们都有过手脚被碰破出血的经历。但是,我们发现除非是及大量的出血,小的出血我们不用处理很快血液就由液体状态变为粘糊状,然后就成为一个硬痂,最后脱落。在这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就是这些小小的细胞碎片——血小板。
血小板是两面凸起的圆盘形状,大小从直径2微米到4微米。它可以变形,伸出一支支伪足,成为不规则形或棘球状。血小板在血管中能够存活7~14天。
当血管出现破损时,在破损处附近的血小板就会立即积聚在破损部位,像胶泥一样贴补在破口处,自己发生变形,伸处很多触角和其他的血小板互相“抓住”,形成网状。这样首先就对破口进行了封堵。接下来,血液中的另外一些凝血物质相继积聚在血小板网上,并把形成固体的纤维,像织补一样,把血管封住。这就是局部的血液凝固过程。我们在体外可以看到血液逐步凝结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启动者就是血小板。如果没有足够的血小板或者血小板功能不好,血液就不能充分凝固,所以一旦出现出血性疾病,将会使病人死于各种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