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育儿糗事——孩子一定有业余爱好吗?

(2012-02-05 16:58:11)
标签:

杂谈

分类: 家有儿女

     孩子一定有业余爱好吗?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因而也就听信了一句我认为最害人,更害孩子的话:“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在业余爱好上大做文章。

    哪儿是起跑线?其实要看你跑哪个项目,100米起跑线通常在运动场主席台的左侧,400米、800米的起跑线在终点线(主席台的右侧),1500米的起跑线在在主席台对面,跳高、跳远的起跑线需要你自己量步子,马拉松的起跑线根本不可能在赛场内。你准备站在哪个起跑线前面等着你的宝贝夺冠哪?

   家长喜欢看哪儿最热闹,就往哪儿挤,因为那儿有最强的竞争,大家以为最能出“冠军”。结果发现,你孩子最后根本不愿意选择这个比赛,或者根本没有能力参加这个比赛。小孩子学的最多的是奥数、英语、乐器、绘画、舞蹈,等等。家长认为这些课外学习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所以拼命地帮助孩子们选择他认为最有用的,最能开发智力的,最……的课程。一个不够,两个,两个不过瘾,三个……,一周两天的周末,家长陪着孩子辗转于各个学习班、培训班。他们认为这好像就是业余“爱好”。

    儿子小的时候,我也帮他选择了两个“业余爱好”。在六岁,还没有进入小学前的两个月,我托朋友把他扔进了什刹海体育学校,学习羽毛球。小学开学后的几个月,我在姜杰钢琴城为他报名开始学习手风琴。很多人对我的这两个选择不以为然。有人建议我,应该让孩子学网球,说那更有前途。可我想,我儿子能成为专业网球运动员吗?能成为顶级运动员吗?如果是业余爱好——为了“玩儿”的,羽毛球要比网球普遍的多。依我的话,从5、6岁的小孩儿,到80岁的老人,都能打羽毛球。所以,我坚持了。手风琴更是大家“看不上”的乐器,简直拿不出手。“现在哪儿还有人学手风琴,你又不想让他去‘鹅了湿’”,一个东北的朋友带着家乡口音这样对我说。大家的建议都是乐器大王——钢琴。我还是拒绝了,因为我知道,在所有的乐器中,手风琴是唯一的一个“可以移动的乐队”——既可以独奏,也可以伴奏,不需要其他任何乐器辅助,也可以和所有乐器配合。

    既然是“业余爱好”,家长的目的就应该明确。儿子进体校,完全不是为了学球,是因为那儿有一群小兄弟姐妹。不是都说一个孩子孤单吗,寂寞吗?现在不孤单、寂寞了吧,每天疯跑,玩乐,在老师面前“耍心眼儿”。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五年级,每天晚上5点到7点打球,玩儿乐。当然,代价就是家长每天接送,吃饭晚,写作业晚。再说学琴,从来没想过让他进音乐学院,因为我知道,专业音乐人的“传承”观念很强,要看你老师是谁。我让孩子学琴是因为音乐的确可以作为一项才艺去展示,我甚至没想让他考级。还是老师建议,“还是考级吧,以后也许有用。”于是,一级一级的考了下来。

    有人说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他们喜欢什么就让他们学什么,不能强求。其实,这也是想当然。中国人在小孩儿周岁的时候会让他“抓周”,根据他抓到什么就认为他有什么样的志向。至今俺也没有看到有关其准确性的SCI文章,但我总觉得一定不可靠。大千世界有无数的技能、娱乐项目,小孩子能知道几个?如何选择?其实大多数孩子的最初爱好都是家长的喜好或家长通过“道听途说”选择的。给儿子选的这两个项目也是我所喜爱的。但是,尊重孩子的选择这个原则是对的,只是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

    儿子十岁了,小学四年级。一天,我“请”他去吃必胜客,在那儿,我们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谈话,主题就是“业余爱好的选择”。

   我对他说:“你的手风琴和羽毛球都是我帮你选择的,现在你也大了,可以自己重新选择一次。你可以选择继续,可以选择改变,也可以选择不学。”

   羽毛球他选择了继续。出乎我意料的是他想选择小提琴。

   在后来的几天中,我带他到姜杰钢琴城看别人拉小提琴。经过对比,他继续了手风琴的学习。

   尽管内容还是一样,学习还是一样,但状态变了——由帮着我学,变成了他自己学。每次无论打球还是学琴,我都不会在现场出现,要么我在车里面坐着,要么去逛街喝咖啡。原因很简单,我没有必要学,学习是他和老师的协议,我唯一需要的是“资金支持”。

   渐渐地,他参加了羽毛球比赛;手风琴也一级级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同时学球的孩子们有的进入专业训练队了,有的退出了。于是,我帮他找了一个教练,继续羽毛球的学习。手风琴则一直师从最初的老师。

   让孩子能坚持“业余爱好”是不容易的。无论孩子学什么,都需要有人欣赏,而家长应该是第一个听众或观众。我们很多家长在“督促”孩子考级,而不是鼓励孩子学习音乐或什么。当孩子的双手在键盘上跳跃的时候,有多少家长会为他鼓掌,尽管他弹的并一定达到老师的要求或考级的标准。很多孩子在“业余爱好”上挨说、挨打比正规课程还要多。也正因为这样,孩子的兴趣渐渐消失了,随着孩子长大,当他有勇气对你说不的时候(逆反),这些孩子停止了业余爱好的学习。

   儿子进入中学,学习也更加紧张了起来,特别是高中。他渐渐放松了球和琴的训练。我再次给予了关注——是不喜欢了,厌烦了,还是真的因为时间紧了。我甚至做好了“随时终止”的心理准备,尽管那是我极其不想看到的。

    我对他建议说,希望能够坚持下来,以后一定会给你带来利益。另外,我也提示他“如果你真的从内心里就认为以后不再愿意上球场,或者去演出,你现在就立即停止打球或拉琴,不要为了完成我们或老师的任务来做这些事,因为那会白白地浪费你有限时间。”

   儿子高三了,班级联欢会,他出了四个节目,两个是手风琴;朋友生日聚会点名要求他带着琴来;大人们打球也会说“希望他能到场”,两样爱好都渐渐地给他带来了荣誉、乐趣、朋友和利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