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庭百事通》2023年第3期:让“后盾”回家

(2023-03-08 14:44:45)
标签:

杂志美文

分类: 如水亲情
《家庭百事通》2023年第3期:让“后盾”回家

                 让“后盾”回家

                        /河边柳

                          

自打三年前我怀上二胎开始,便在心里暗暗做了一个决定,这回说啥也不能步老大后尘再把娃送到老家让父母带了。别的倒没什么,最要命的就是娃的口音。口语方面的启蒙绝对是根深蒂固的,这不,老大回城都三年多了,可老家口音依然很重,在学校读课文时,常被同学们小声嘲笑。而且生活上的一些小习惯也与城市长大的孩子格格不入,要改变这些可谓任重而道远。

可是这又能怪谁呢?当时我和老公都要上班,又刚刚按揭了一套小房子,每月近万元的房贷,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根本不允许其中有一个辞掉工作回家带娃。我的的公婆都已离世,我又是独生女,所以这看娃的重任只能指望自己的娘家父母了。

我老家在鲁西北平原上的一个小镇上,虽尚未出省,但离青岛也是千里之遥。老爸老妈都是五十几岁的年纪,尚属年富力强。况且我知道他们对看外孙这件事,骨子里觉得就是责无旁贷。而且,老爸还是我们村里的“高干”(村支书),家境虽算不上殷实,但在当地也属于比较好点的。孩子跟着外公外婆生活,定然是不会受丁点委屈的。于是,我便和老公一商量,将四个月大的儿子送到了老家。

起始我也是颇有些不舍的,也曾不止一次地动过让母亲来城里带娃的念头。无奈房子太小,住起来实在不方便,而且我月子期间就看出来了,老妈明显也没有愿意长期住在这里的意思。

就这样,不知不觉儿子就长到了六岁。期间,我们虽然每年也会专程回老家看儿子,但实话实说,每次的来去匆匆在儿子整整六年的成长经历中确属蜻蜓点水,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倘若不是因为要上小学,我甚至还要儿子在老家多呆几年呢!

                      

有了老大的前车之签,这次我是断然不会再去重蹈覆辙了。况且,我的条件也已不再是从前了。

事不宜迟,怀孕的事情一实锤,我便迫不及待地将电话打给老妈,宣布了自己的决定。我的语气十分坚定,还用了“无论如何”这样的字眼。而电话那头,老妈答应的却有些迟疑。我以为可能是老家手机信号不好所致,便也没怎么太在意。

    临产的前几日,老妈如期到来,让我的心一下子就踏实了。兴致勃勃地把老妈领到早已为她收拾妥当的房间。六年的奋斗,我和老公已将原来的那套小房子换成了如今的大套三,还添置了座驾。看到自己独生女儿的变化,老妈很欣慰,可心思缜密的老公还是看出了一点端倪。他悄悄告诉我,咱妈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我细细一想,这些日子老妈确是有几次欲言又止。直到我满月那天,在我的再三追问下,老妈才道出了原由。她用试探的语气跟我商量说:“妮儿,你看能不能等老二几个月大的时候再抱回老家去带,不是我不愿意在城里看孩子,主要是担心你爸自己在家不能好好照顾自己。况且你爸的身体这两年是大不如从前了,晚上睡觉老咳嗽,就那个降压药,如果我不天天叮嘱他,他就会老忘。”

“那就让我爸也过来呗,反正咱又不是住不开。”我脱口而出。

老妈面露难色,摇了摇头说:“那恐怕不好办,第一你爸的这个村支书还没有卸任,根本离不开,再就是你知道你爸那性格,天生的犟驴脾气,又那么好面子,你让他过来住几天可以,常住的话,肯定不适应。”

“那怎么办呀!反正这回说啥也不能再把老二抱回去了。”我有点生气了,小嘴噘得老高。

看到我如此坚定的态度,老妈长长地叹了口气,还是妥协了:“唉——那就依你吧!”

                        

因为有产假,在二宝两个多月大的时候,我特意也给母亲放了半个月的假,并和老公一起陪着她回了趟老家。临行那天,老妈尽管强装镇定,但我还是看得出,老太太其实是归心似箭的。下楼时,望着老妈分明已有些弯曲的背影和头上越来越多的白发,心里忽然酸了一下,可很快就被二宝的哭声给冲淡了。

半个月的时间,转眼即逝。老太太恨不得一天当两天过,先是把屋里的角角落落收拾整洁,老爸里里外外的衣裤被褥洗净晾干,又给老爸包好了足够吃上半拉月的猪肉韭菜馅儿的饺子冻在冰箱里,还蒸了一大锅白花花的大馒头。老妈一边干一边对我们说:“你爸呀,一向懒于厨事,几十年的饭来张口,早已养成习惯,要改掉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儿啊。”

看着已明显廋了的老爸,老妈心疼地说:“我不在家,苦了你啦老头子。”

老爸却大手一挥,哈哈一乐:“我没事,不用老挂着我,你就安心在城里给咱闺女看好二宝就行。”

老妈还是不放心,又偷偷找到我的一个堂兄,反复叮嘱他说:“春生,隔三岔五地你就过来看看你二叔,万一有什么事就赶紧给我打电话。”

“放心吧二婶,我会常来看我二叔的。”堂兄连连点着头,老妈这才恋恋不舍地跟着我们踏上了归程。

回程的路上,我脑子里放电影似的,一会是老爸,一会是二宝,一会是老家,一会是青岛——想着想着,禁不住俨然而笑:真没想到,老妈这老了老了,反倒成了抢手货!

转眼又是三年,二宝都到了入园的年龄。这期间,因为看我们俩都实在是太忙,老妈只回去过两次,就连春节考虑到老家尚没有暖气,担心冻坏孩子,也没回老家过。只是每到大年三十,我都窥到了老妈一个人躲在她屋里偷偷地抹眼泪。我问她,是不是想我爸啦?老妈慌忙抬手擦了擦眼睛,笑着说:“这大过年的,我只是一想到你爸在家里独自喝闷酒的样子,就有点难受,这么多年,都是我给他炒两个下酒菜,然后坐在那里看着他喝的。”

听老妈这么说,我的心里也禁不住有些酸楚,那一刻,忽然就很想我的老爸,很想,很想……

                         

有了老妈这个坚强后盾,我和老公的工作非但一点没耽误,小日子也是风生水起。本以为这样的一个幸福状态会一直持续到二宝上小学的,可那天堂兄突然打来的一个电话,却一下子就把这种状态给彻底打乱了。

原来自打老妈来了青岛,老爸的生活也就随之毫无规律可言了。工作上本来应酬就多,再加上村子里连绵不断的红白喜事,所以这酒局便成了家常便饭。回到家来,冷锅冷灶,又懒得动手,便接着喝闷酒。长此以往,身体就吃不消了。那天晚上,老爸突然觉得有点头晕,浑身乏力,正好堂兄春生哥过来送饺子,一看老爸情况不妙,赶紧拨打了120。大夫说,是突发脑溢血,幸亏发现及时,不然就拴住了。

    接到电话,老妈当时就吓得脸色煞白,我也急得直哭。赶紧和老公都请了假,全家人连日开车往老家飞奔。

老爸知道我们要回去,怕我们看到他在医院更担心,便央求大夫执意办理了出院,让春生哥接回家里等。

久别的老两口一见面,老妈就哭了,她紧紧攥住老爸的手,哽咽着说:“老头子,你可不能有事啊!”

“没事,虚惊一场,这不都好了吗!”老爸嗓门儿虽然还是那么响亮,但一旁的我却看到了他眼睛里已经网满了泪水,是强忍着才没有让它流出来。

几天后,看到老爸已基本康复,我和老公请的假也到期了。老爸一个劲儿地催着我们赶紧回去上班,并再三强调老妈也一定要跟我们一起回。老妈左右为难,我也是,有心让老妈留下,可一想到二宝,又有点犹豫。

正纠结着,这时儿子的一句话瞬间就让我有了决定。儿子说:“妈妈,你就让姥姥在这里陪我姥爷吧,我发现其实姥爷比我们更需要姥姥。”

……

回青岛的路上,我紧紧将儿子揽在怀里,动情的说:“谢谢你儿子,是你一句话点醒了老妈。”

是啊,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老伴老伴,老来无伴多凄惨。而我的老爸和老妈明明可以朝夕相伴度晚年的,是我这个自私又不孝的女儿生生把他们给分开了,可怜我的老爸居然当了这么久的“留守”父亲。这不是老来无伴,而是不能伴,这种状态更折磨人。什么责无旁贷?什么天经地义?什么离不开老人?都是自欺欺人的借口罢了,说到底无非是深知让自己的母亲带娃不但放心而且还免费而已!好在老爸一场大病让我幡然醒悟,虽迟了些,但子欲孝亲还在,尚不算太晚。我想好了,回去后就赶紧找个阿姨带二宝,或者干脆自己先向单位请个长假,也真正参与一下孩子的成长。最重要的是等老爸年底退下来,就和他们商量,两种方式度晚年,一是二老依然在老家守着老宅老屋过,或者院门一锁,然后双双跟我来城里,但不必在一个屋檐下,而是给二老就近再购置一套小房子,各过各的生活。只是有一点是绝对肯定的,那就是无论哪一种方式,前提都是老两口必须在一起,再也不分开。

这样想着,计划着,我的心里突然就觉得好像打开了一扇窗,随之而来的便是前所未有的通透与敞亮……(《家庭百事通》2023年第3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