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碳水低碳中碳高碳 碳水到底应该怎么吃?吃多少?

(2015-03-11 10:14:39)
标签:

杂谈

转发请注明@泰拳刚猛Gangsta

recap:

如果你运动量大,那么你需要大量碳水来保证运动质量
肥胖的人通常身体营养分配能力受损,过量碳水容易变成脂肪储存
瘦的人适当多些碳水没问题
饮食计划跟运动计划一样,得随时修改,千万别一棵树上吊死
中低碳水改变身体结构(增肌减脂)的效果最好

上世纪80年代传统健美大肌肉还风行的时候流行不吃脂肪,人普遍认为脂肪是肥胖的原罪,直到后90年代发现脂肪也不是铁板一块,脂肪有好有坏,适当脂肪摄取对健康和减肥非常重要。同时开始争论不休的变成了碳水,造成90年代末South Beach Diet这种变种Atkins阿金斯极低碳水饮食法的卷土重来。而时间到了10年代末期,极低碳水喧闹一时的声音也开始慢慢消失,健身营养届对碳水的见解开始众说纷纭,0碳低碳中碳高碳各有说法,你到底应该如何选择?

其实那些告诉你就是应该!必须!只能!一定!0碳水低碳水中碳水高碳水的都是狗屁。

人之间存在差异,其体型,身体结构,生活习惯,健康程度,运动状态,运动目的都不同,没有一种运动计划会适合所有人,甚至适合大多数人,以为一个饮食计划会适合所有人太天真。

决定你每天应该吃多少碳水化合物取决于这几个因素:

1. 体型
由体型来分,人大致可分为内胚型endomorph,中胚型mesomorph和外胚型ectomorph三种形态。

内胚型的人身材圆润,代谢(比同体重其他类型)较低,体脂高,容易长肌肉也容易长脂肪。通常来说其营养分配能力(nutrient partitioning capability)低,同样的碳水摄取大部分会转化成脂肪,其身体的脂肪分解能力低。例子如刘欢老师:

0碳水低碳中碳高碳 <wbr>碳水到底应该怎么吃?吃多少? 

中胚型是天生的肌肉型人,体格强壮,肌肉发达,代谢高,容易长肌肉,不容易长脂肪。营养分配能力高,分解脂肪能力高,比如额我也不知道这是谁:
0碳水低碳中碳高碳 <wbr>碳水到底应该怎么吃?吃多少? 

外胚型外形细长高瘦,通常代谢很高,不容易长脂肪但是也不容易长肌肉,比如小明:
0碳水低碳中碳高碳 <wbr>碳水到底应该怎么吃?吃多少?
或者小明和小小明:
0碳水低碳中碳高碳 <wbr>碳水到底应该怎么吃?吃多少?  

我的经验是,内胚型的人需要更低的碳水摄取,大概在每日总热量的25-30%之间(如果你每天吃1800大卡,25%为450大卡,相当于112.5g,折合成米饭大概是接近5两米饭的样子(红薯也差不多,半斤的样子)。对了,食堂里“2两米饭”的意思是2两生米煮出来的米饭,实际重量在4两左右,真的2两米饭大概就是你手掌不包括手指头大小。5两米饭到底有多少这里有个很好玩的帖子 http://bbs.tianya.cn/post-funinfo-5070414-1.shtml

中胚型通常应该控制在每日总热量的30-40%之间,莫忘记除了你们所说的“主食”,比如米饭以外,大多数食物都含有碳水的,你得综合着看。碳水超高且不健康的食物:糖,糕点,奶茶/玛奇朵(加的糖),可乐等。

外胚型人代谢高,很多多吃不胖的人就是此类,对于他们来说碳水化合物占到全天热量50-55%。

2. 胰岛素敏感度/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敏感度是衡量身体储存能量(尤其是碳水)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健康的人,胰岛素敏感度的高低和你的肥胖程度相关,体脂肪低的人胰岛素敏感性高,你的肌肉细胞获得能量,尤其是碳水就更容易。

胰岛素敏感度低,或者有一定程度胰岛素抵抗的人的肌肉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获得能量的水平低,为了尽量给细胞供能身体就得拼命多分泌胰岛素,胰岛素越来越高,而肌肉细胞更加不敏感,这样恶性循环的最终结果就是II型糖尿病。

胰岛素敏感度低,有胰岛素抵抗的人(包括糖尿病患者,和患有多囊的人)应该减少碳水摄取。胰岛素抵抗情况严重的适合极低碳水甚至0碳水饮食。

3. 运动强度

碳水化合物是高强度运动的首要能量来源。任何高强度运动,比如大重量力量训练,HIIT,HICT,MRT等运动,或者时间较长的中低强度运动后期(比如马拉松头一小时左右消耗脂肪为主,然后等)都会大量消耗肌肉细胞中的碳水化合物 - 肌糖原(肌糖原-乳酸-肝脏转化成葡萄糖-燃烧)。而你平时坐着不动的时候身体消耗的基本都是脂肪(虽然消耗很少)。所以如果你运动强度很大,为了保证运动质量,那么饮食中多摄取些碳水化合物是必要的。

4. 代谢条件的变化

你的营养构成是要随着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不要刻舟求剑。一个从不运动的胖子初期能从低碳水饮食中获得最大效果,但是当他脂肪减少,肌肉增加,运动强度逐步增大以后,他所需要的碳水可能占每日热量比例越来越高。所以不但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现有条件改变碳水摄取,我们也要随着时间不断更改饮食。

什么是0碳水,低碳水,中碳水和高碳水?

没有什么通用指标,我觉得碳水摄取量在总热量20-25%以下的应该叫做“极低碳水”,25-40%应该叫做“中低碳水”,高于60%的是“高碳水”。

除非胰岛素抵抗,糖尿病人,多囊患者,极低碳水不推荐尝试,也没必要。每天光是大脑和中央神经系统所需碳水就在100g上下。绝大部分减脂的人可以在中低碳水范围内找出自己最适合的水平。

你每天吃的碳水目的有二:保证运动质量;保证补充运动后消耗掉的肌糖原。碳水过低的话,运动中没力气,运动质量降低;运动后损失的肌糖原如果没有及时补充的话,肌肉纤维无法修复,最主要长期造成cortisol皮质醇激素水平的提高,会引起许多问题(比如造成减脂平台)。而碳水吃的太多,肝脏发现肝糖原满了之后就把多余的碳水化合物转化成脂肪储存。对于大部分来说,一天最少100-125g碳水,大概总热量的25-40%之间是个好范围,剩下的空间掌握好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比例就好(比如说25%碳水,50%蛋白质,25%脂肪)。

对于那些高强度训练的人,适当提高碳水比例有必要,环法自行车选手比赛时每天饮食热量在1万到1万2000大卡左右,其中大概70%都是碳水化合物。

我建议减脂的人怎么吃?

把大部分碳水化合物,主要指淀粉,放在你一天最剧烈运动之后来吃,其余时间用大量蔬菜作为主要碳水来源,水果控制在一天1-2个。

比如说你每天晚上下班后锻炼,那么早饭我会吃一点碳水(燕麦,香蕉,全麦面包等),中午大量蔬菜,下午1个水果作为间食,而晚上锻炼后的晚饭我会吃掉一天大部分碳水,比如米饭,面包,土豆,红薯,南瓜等,蛋白质和健康脂肪贯穿一天早饭3顿饭。

具体情况会有不同,但是总体思路如此。

小问题:

1. “不能不吃主食” 对不对?
2. 你觉得刘欢老师,两个小明们每天该吃多少碳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