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润色//古玉拾趣(十六)

标签:
文化收藏 |
分类: 文萃 |
(续上)
在中国,如果说还有什么事是很难的,那一定是这么三件事:第一是芯片的自主研发。不许抄完别人的还大张旗鼓说是自个的科技创新成果,还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国家诈取巨额科创奖金和补贴;第二是生孩子。不许晚婚晚育,更不许不育,不许以难以承受孩子补习和生活成本为由只消费爱情而不积极结果;第三就是文物保护。
中国的历史文化(重点是文物)保护之难,难在在新中国《文物法》订立之前的五千多年里是没有保护的。比较典型的是早在青铜时代,通过战争对青铜器的掠夺、重熔重铸甚至直接对器上铭文进行重刻;到秦、汉时期对文字、物品的统一及标准化使用;再到元代、清代对唐代以前及唐、宋、明等汉文化的焚毁和不遗余力的篡改……从三国时期曹孟德同学公开以政权组织的名义对古墓进行大规模盗掘,再到清末民国时期在大肆盗贩古文物之际又进行拙劣的制假贩假……直到“破四旧”及改革开放后从国家到集体再到个体的全方体根据不同需要和市场要求进行的“仿古”“创汇”和“古董收藏”……
(待续)















“一是斋主”:
诗人、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鉴定师、评估师
中国文化艺术人才库艺术品一级鉴定师
孙瀛洲古陶瓷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文物网高级鉴定评估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