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润色//古玉拾趣(十五)

标签:
文化收藏 |
分类: 文萃 |
时光润色//古玉拾趣(十五)
(续上)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三星堆遗址迎来了大规模连续发掘时期,前后长达20年。1980~1981年的发掘,清理出成片的新石器时代的房址遗迹,出土标本上万件。
1982年和1984年,考古工作者分别在三星堆地点西南和西泉坎地点进行了两次发掘,发现三星堆遗址最晚期的遗存。
1986年出土了大量遗物和复杂的地层迭压关系。正是在1986年,两处遗存丰富的长方形器物坑被意外揭露出来,大量金属器出土。
1985~1987年对成都市区的十二桥遗址进行了发掘,该遗址最下层的文化面貌与三星堆遗址最晚期遗存相同。
1990年开始,对三星堆文化和文明的探索从成都平原延伸到了渝东地区和陕南地区。发现多处龙山时代的古城遗址和若干处具有新石器时代文化向三星堆文化过渡阶段遗存。
2012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三星堆遗址北部和东南部3.2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考古勘探,发现青关山大型建筑基址群。现存面积约16000平方米,并在该建筑基址群发现有掩埋玉璧、石壁和象牙的现象。
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中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已出土了500多件重要文物,其中3个坑中发现有象牙。3月21日,4号坑一根重达100多斤的象牙被完整提取;4月12日,三星堆遗址3号坑一件完整的圆口方尊被成功提取。
2021年5月28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三星堆新发现6个“祭祀坑”发掘收获颇丰,截至目前,三星堆新发现6个“祭祀坑”已出重要文物一千余件。
如此复杂庞大的遗存、跨时如此之久的发掘,岂是一句“保护了一百年”可以轻易概括的?
简而言之,中国体制外和国境外流动、流通、保存的中国古代艺术品(文物)的数量远远超出了想象。
(待续)

















“一是斋主”:
诗人、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鉴定师、评估师
中国文化艺术人才库艺术品一级鉴定师
孙瀛洲古陶瓷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文物网高级鉴定评估师